成长的路上,请允许孩子“犯错”,因为……

“我怎么跟你说的?你怎么就不听了呢?”、“我强调了多少遍,你就是不信!”、“你怎么一点记性也没有”……

这些话语是不是很熟悉?我加上生气的情绪,指责着说上面那几句话,场面感很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个概念叫“犯错的重要性”,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孩子最怕犯错,他们恐惧的是父母生气或者自己的某一个奖品、“福利”、“待遇”消失从而不敢试错。

01 试错本身也是学习

试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因为犯错大多数自己不知道的,既然是“无知的错误”,那我们就要允许它发生。当意识到这是错误后,再去调整,改正,这就是一个从错误到学习的过程。

孩子的周末作业,老师会要求每周做完后家长签名。我每次根据孩子做作业时的坐姿是否端正、态度是否认真、质量是否准确率高,然后签名。但是我的原则是从来不帮她检查对错,如果错了,老师会批改后评讲,孩子听讲后再订正加深印象,相对于家长说的,她可能更愿意相信老师。那就让她试试吧,错就错了,也不能总是对,容易经受不起批评而“玻璃心”。给她试错的机会吧。

每次考试,她会给自己定个目标,考多少分,并认真复习,积极准备。当然有时也会因为粗心而错题、漏题,没达到理想的分数。第一次考低分的时候,难过了两天,哭了好久。就是那时,开始带她去跑步的,然后坚持到现在。直到后来第三次没有考到满分,她已经没那么难过了,而是主动找我分析是粗心还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犯错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孩子应该被鼓励去尝试和犯错,而不是害怕犯错。

02 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教育的真正目标不仅仅是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大脑健康和内在发展。

孩子学走路的时候,肯定会摔跤,摔了之后才学会怎么平衡身体。同样的道理,孩子犯错的时候,正是他们学习的好机会。

不能吃热气东西的大女儿昨天参加同学生日会,吃了蛋糕和薯片,今天看医生开药。然后我再找她聊天,问她吃了热气东西的结果,你之前有想到过是这样的吗?

我告诉她说:“这就是妈妈以前每天提醒你少吃或者不吃这些食品的原因,你是特殊体质,妈妈最了解你…”

听后她若有所思。开始有点明白妈妈的用心良苦,也知道自己“贪吃”要付出的“代价”,吃很苦的药。

孩子需要在试错中长出勇气,而不是被责骂吓得不敢动。

03 教育启示

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觉得犯错是件丢人的事。

这里不禁使我想起著名教育陶行知先生与他的三颗糖的故事。他在学校看见两学生打架,他让二人分开,其中年龄大的孩子去办公室。第一颗糖奖励他尊重校长,叫他来就来了。第二颗奖励他是因为见义勇为帮助被欺负的女孩,才动手的。孩子说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第三颗糖奖励他知错能改。

如果我们教会孩子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错误就不是失败的标志,而是学习的机会。

培养抗挫折能力至少做到:

认知调整,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培养成长型思维,相信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不断提升的。

积极的自我对话,用积极的语言代替消极的自我批评。将“我做不到”改为“我可以试试另一种方法。”

04

在幂次法则中,不分青红皂白的打骂虽然让问题看似得到解决,却会让孩子由心底生出怨恨。孩子表面承认自己的错误,但他们的内心深处一定会从此刻开始积攒失望。他们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存在正义与公平,善良的人往往得不到善待。某一天,当这种负面情绪达到阈值,他们所面临的人生局面也许很难被扭转。

每个孩子都有不完美的一面,更多地去看见孩子好的地方,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才是推动他们成长、进步的方向。当家长不断地让孩子身上的亮点变得越来越多时,孩子成长轨迹的“拐弯”便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奔去。

05孩子犯错时,家长的三个关键反应

冷静下来,深呼吸: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3次,迅速降低肾上腺素。

用好奇代替责备,了解错误原因

冷静下来后,用好奇的态度去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而不是急于责备:

蹲下来听孩子说:用温和的语气问:“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共情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因为犯错而害怕或难过,先安慰他:“没事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把错误当成创意的起点:孩子画错了画,可以问:“你觉得这个‘错误’能不能变成什么新东西?”

定期复盘错误,把糗事变成成长故事

分享自己的错误经历:家长可以先讲自己的“糗事”,比如:“我小时候也经常把饭洒在衣服上,但后来我学会了怎么更小心。”

家长鼓励孩子多尝试:告诉孩子:“失败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敢去试。”

05总结

孩子犯错时,家长的反应决定了孩子如何看待错误。通过冷静、共情、引导和幽默,家长不仅能帮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还能建立更深厚的亲子关系。错误不是失败,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当家长学会用平和的心态面对错误,孩子也会从中学到如何用积极的方式面对问题。

让我们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孩子的错误,把每一次犯错都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当孩子学会从错误中找到成长的力量,他们将拥有面对未来世界的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