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简单的发表了一下我对樊登的个人看法,引起了一部分樊登狂热粉丝的不满(要明白一个问题:你是对樊登狂热,还是对他推荐的书狂热?)这些人当中家庭主妇、职场小白、职场中层较多。这些人群的共同点在哪里?留给各位自己思考。
很早之前我就想说一下,身边有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阅读,他们有一部分人不止一次向我推荐樊登读书。的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读书的途径就是樊登读书,首先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不管在哪里读书,只要你开始行动了,这就是一种好的现象,总比躺在床上刷手机好。
但是我们不能太笃信、痴迷樊登了,要理性。
有人说我思想太局限,说樊登推荐的很多书都是好书呀,是的,我没有说樊登推荐的书,不是好书,全世界的好书,他都会推荐,那这就对了,他只是一个推荐书、卖书的平台或者媒介。可是他把某一种知识加工成自己的东西,再讲给读者听,让读者以为这就是某一本书的思想价值,我认为这多少有点瑕疵,最终可能会形成:樊登就是智慧和知识的化身,樊登代表了学问,樊登说的东西就是真理。
当然对于生意人樊登来说,这是一种营销手段,他希望他的用户这样认为。
微信朋友圈总会有人发一些:樊登说了什么什么,樊登说啥是对的啥是错的,樊登说不应该那样做,要这样做等等……前一段时间,樊登发表了一些关于健身的不当言论,说健身没有必要去健身场所,应该去原始森林,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让很多想要健身的人打消了去健身房的念头。这样一个所谓的有智慧的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妄下断论,最起码的中庸之道不懂?辩证法不懂?于是有人评论调侃说:他那么胖怕是见不得别人瘦。这毕竟是网上看到的碎片信息,我们当然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就是不晓得哪些笃信、痴迷樊登本人的人,有没有真的跑到原始森林去健身,这就不得而知了。
回归正题。
我们学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前几年朋友给我推荐樊登的时候,我试了试,但后来我就注销、取关了,接下来我说一下我对樊登读书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同样我们要带着辩证的眼光去看,不谈对错,只谈看法。
樊登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家庭主妇、职场小白、职场中层等,这些人群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容易焦虑、安全感不强、缺少思维定力、想通过快速学习来提升充实自己,这种对知识渴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但是这类群体也是最容易被洗脑、笃信鸡汤的人群,对事物的本质缺乏辨识度。
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一般把学习归类为:生活常识与技巧、知识、智慧。生活常识是现做现卖型,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但是周期性比较短;知识是常识的延伸,将生活常识技巧理论化、系统化,可推敲、可演变、具有逻辑关系的一种思想产物,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智慧是上升到哲学层次的思想境界,变化无穷,内能修心、外能成事,可以衍生出知识、常识,是我们知识的源头。
智慧是一粒种子,知识是种子结出来的果实,而常识就是是如何食用这个果实才更好吃、更便捷,是一种方法。其实我们不管是学习什么,最终的目的是要获取智慧,因为智慧是精神、意识、灵魂、物质等方面的组合。学习的目的势利一点用大白话讲就是:你学习的目的是让自己过得更好,能够更好的应对生活的各项挑战,积极向上的追求自己的生活,让自己身心都能得到提升,让自己享受学习成果。
樊登的确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学问的人,这毋庸置疑,但是他用他自己的思想解读加工出某种他自己的思想产物,然后给读者或者听众,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形成“明星效应”,通过某种营销手段,让自己成为读者心中“智慧和知识的化身”,一些笃信者,就会丧失思考能力,不辨是非,一股脑的接受,读者就会形成:“是的,樊登讲的就是真理,就是对的” “你不信是吧,这是人家樊登讲的” “樊登说过,你这样子不对”“……”
我们再来讲一下,我说知识不能被资本化,有个朋友说没有被资本化,但是听说樊登读书准备上市,当然,这只是传闻,如果真的上市,真的会有点点可怕,上市后他要为他的股东负责,他们会研究人性,想进一切办法让读者脱离纯粹而掏空钱包,会创造催生出很多不善于思考而只知道学习的工具人(愚人)。他目前的商业行为是:为了让大家多读书,多买书,形成商业闭环,扩大资本,出现了各种读书大比拼,年底总结,让大家攀比读了多少本书,读的书越多,奖励也越多,很多人为了能让自己看起来读的书多,大量吸收快餐知识。当樊登读书最终发展成为了挣钱而读书的时候,就彻底资本化了,虽然企业要挣钱,但是得看你是以价值带动商业发展还是以商业发展带动价值,出发点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
一个行业发展是需要商业化,但是如果失去本质,那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樊登读书让大家形成了这种误区:让读者、普通大众以为,学习就是要多读书,读的书越多越好,这个有点误导大众,我们是要读书阅读、学习,但是不能以读书的多少作为评价一个人学习能力大小或者获取智慧高低的标准。如果你今年读了500本书,但是你自己觉得一无所获,感觉内心依旧空虚,亦或是更加焦虑,那还不如不读;如果你只是为了掌握生活中的某种技能,那你可以多学,并且学精、学纯;如果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这个重在选择,你选择什么类型的书?你的思想境界要达到哪种高度?简单来说,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重在一个字,这个字就叫“悟”,读了很多书,但是不加思索,没有形成自己的东西,学的东西杂而不精,最终连自己都没搞明白,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今天你觉得张三说的对,明天你觉得李四说的对,后天你又觉得张三李四都不对,再后面你都搞不懂到底哪个是对是错。有时候樊登也在不断的反省自己,但是读者却不会,这是某些商业人士希望看到的,他们希望读者不带脑子的消费。如果我们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判断力,这是不行的,读的越多,危害越大。
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不管是躯体也好,思想也好,人们越来越难以静下心,喜欢吃快餐,喜欢叫方便的外卖,思想上喜欢现成的、加工好的东西,我们把这一种知识叫做快餐知识,它并非索然无味,也并非没有一点营养价值,偶尔吃一下改善一下口味还可以,但是经常吃,会让你变得萎靡不振、降低大脑的思考能力,当你失去思考能力的时候,你就缺乏辨别能力,最终没有主见。
樊登越来越像所谓的成功学大师,仔细一想,好像他就是,但是他又用某一种隐晦的方式告诉读者他不是,他成功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根据人性的弱点对症下药,制造焦虑,解决焦虑,好像觉得你这样不对,那样也不对,唯独他说的就对。
每个人对自己认可过的东西,多少有点偏执,哪怕最后发现是有问题的,也要据理力争,试图让自己有问题的观点,继续朝着自己都不想看到的局面发展下去,这种只有在极端主义笃信某种极端思想的偏执,发生在一些所谓爱学习、爱读书人的身上是有病弊的,这是一种对樊登盲目的崇拜,就好像被洗脑过、错误解读宗教思想的人,这些都是从对一个人的盲目崇拜开始的。
最后,希望樊登读书越办越好,发挥平台该有的作用,多推荐好书,重在让读者思考,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读者的脑海里,把自己包装成“神”,多说“可能””大概”“也许”,少说“一定”“绝对”“肯定”,作为一个读书平台,必须得赋予它该有的责任,以自己适合的方式回馈社会,而不是一个劲的制造焦虑,加进去各种收费渠道,商业化进程是要推进,但是不能失去本质。降低姿态,会走的更远。
也告诉读者朋友们:不管是樊登推荐的书、樊登写的书、樊登讲的话,要带着思想和疑问去看待,不要笃信,不要误入“读书越多越好”的歧途,有些人一辈子只读一本书,读透了、顿悟了,也就成就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