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到底有没有“回报”?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上午手机响了,一看来电显示:小张同学的妈妈,还感觉挺惊讶的,孩子毕业已经10多年了,怎么?有事?疑问中还是按了接听......寒暄问候几句直奔主题:家中的老二现在上小学四年级,一、二年级语文成绩一直还是不错,三年级开始一次比一次低,以至于现在四年级语文成绩在70-80分之间徘徊,主要问题是阅读和作文失分颇多,觉得平时学校放学后、周末辅导班结束后还是挤出点时间按照老师的要求以及推荐书目一直还算是在读书着,为什么阅读理解还是很差,作文也写不出来,每次写作文总是在凑字数。家长在诉说事由的同时还是希望给予点建议、给了方法。
儿童的阅读培养不是说挤点时间就可以的,孩子处于6岁至12岁的这个年龄段,便是阅读能力长足发展的黄金期,请别吝啬孩子的读书时间。我们都知道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读书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家长又该如何帮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呢?
“短期回报”的心态不可取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这种抽象的、模糊的理念信仰,因其并没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反馈,故而难免会被忽略、被搁置了。功利化的价值评价体系之中,“阅读”的作用,往往会被低估。家长们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补课可以提分拉成绩,“才艺”可以表演和考级,而“阅读”能带来什么呢?一直以来,太多人给予子女的“教育投资”,都期待着一种立时可见的短期回报。为此,他们不惜砸下重金只求“速成”,而各种证书、各科成绩约等于就是“投资收益”的凭证。很显然,“阅读”无法提供家长们所期待的东西。甚至,不少人的观念中,“课外阅读”仍属于是“看杂书”“看闲书”,属于是不务正业、耽误学习。值得一提的是,纵使在中小学生本就不多的“课外阅读”中,大量读物还是学科周边图书,乃至于就是为了写作文而读的“素材”。这种极其功用、狭隘、封闭的阅读,注定是低质量、低层次的……就形成个体的知识体系、理性逻辑以及心性品行而言,广泛的阅读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的魅力是多元的,阅读的影响是长远的。只是很可惜,太多的家长们看不清、等不及,于是早早遏制了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是能够带来“回报”的
阅读是一种不功利的行为,我们不应该过多谈阅读回报率的问题。阅读是增进你对人生、生命、你自身的价值、利益的认知。阅读的人会有一个比较丰富的、完善的内部世界,你通过阅读知道自己人生的价值。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这是阅读最大的回报率。但是我们作为孩子的家长,如果把阅读当成一种投资,一定要谈回报率的话,那就应该这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童年、少年、青年乃至终生阅读,你的孩子可以通过阅读改变他的社会阶层,这是真实存在的。有一本叫做《朗读手册》的书,里面有关于阅读影响社会阶层转变的内容:作者跟踪调查了三十个家庭,发现三十户家庭当中,给孩子买书、给孩子阅读,甚至有亲子共读时光的家庭,他们从蓝领阶层上升,有超过二分之一的数据。这个数字就足以能够回答“阅读到底能不能带来回报”这个问题,通过阅读从上一代到下一代改变了社会阶层,这是有数据支持的。
阅读的回报不仅体现在孩子身上
给孩子从小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有没有回报的问题,对每个家庭来说都不一样的。如果你和孩子每天有固定的亲子共读的时间,那它其实是维系家庭情感非常重要的纽带。有这样一种亲子共读时光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整个家庭氛围是非常和谐的。这也是阅读一个非常好的回报。通过跟孩子一起阅读、一起画画,一起做这些亲子时光的事情,对于家长而言,其实也是一种回报。很多我们的知识盲点,实际上是通过跟孩子一起阅读时发现的,让我们重新去找回自己的阅读。我们发现家长的成长在这里更巨大,因为你必须得快速成长,才能赶上孩子的快速的迭代。孩子在阅读时会去寻找他感兴趣的知识点,逐渐发现一个大场景,慢慢形成一个知识库。当他感到有太多东西不知道,就会去一点一点琢磨,去找相关的东西读,来丰富他的知识库。父母要有意识地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帮他奠定结实的知识体系的基础,这个基础会在他日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社交环境中凸显出来。
阅读带给孩子更多可能
我们说,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阅读是最“便宜”的兴趣。当家长们都是抱怨孩子费钱,总是各种焦虑、各种报班,又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对“阅读”有偏见、对“教育”有误解。充分的、多样化的阅读,意味着更成熟的个体智识,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近七成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低于1个小时”,他们所失去的,是平行于学科教育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训练机会,是通往更广阔世界和更优秀自己的另一条路。学校课程,所呈现的只是知识系统一隅;形形色色的书籍,才是承载了真实世界的大部分内容。
如何指导孩子更好地阅读
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帮助孩子甄选图书,让他们从阅读中获取自己所需的营养呢?下面为大家推荐几种方式:
①积极推荐好书,提升阅读档次
目前学生阅读市场良莠不齐,很容易让孩子误选择质量低的图书,阅读质量低劣的图书,不但起不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更是容易误导孩子。因此,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学生甄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也许很多人都觉得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给孩子读深奥的图书,但是对于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来说,可以开始给他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了。尽量给孩子读没有删减的原汁原味的书,有家长会说孩子读不懂,不懂那就慢一点,别急。当然也不要低估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这些经典的图书会让孩子的阅读能力不断地升华,进入新的层次。
②尊重孩子天性和选择
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不一样,我们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就拿独立阅读来说,完全可以有一个过渡的时间,可以将单纯的父母读改成亲子共同朗读,然后鼓励孩子也朗读一遍。引导孩子读一些他力所能及的比较有兴趣的图书,独立阅读也许在某一天就真正的开始了,而在此之前,你应该帮他一起,提升阅读能力。还有选书的问题,有些妈妈说孩子选的书,自己觉得不好,自己选的书,孩子不喜欢。那怎么办?那就一起多交流,一起去图书馆或者书店看看,帮助孩子增加对书的认识。因为我们的认知是有局限的,在没有认识到一个东西之前,基本是眼前一抹黑的。而在这样的交流中,既能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也能让孩子逐步打开自己的认知世界。
③不要谈有什么用,先开心地读
图书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可这不是他们的主要功能,不能本末倒置。读书先要抛弃功利的视角,不要总是谈阅读有什么用,先开心地读起来才是重要的。给孩子选书,只看图书的内容是不是有趣,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天性发展,是不是安全可读便好。只有让孩子真正喜欢上阅读,在其中感受到快乐,阅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长久坚持的习惯。阅读,没有捷径可走,就靠一本一本书去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你无法让孩子读几本书就拥有强大的阅读能力,所以这条路需要坚持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