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时间换金钱困局,实现阶级跃迁的两大宏观思维

大家好,我是每天都会分享有用知识的阿航。

今天要分享的是,两种看透本质的宏观思维。

在当下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当某个人想要超越自我、阶级跃迁的时候,这种宏观思维就会帮助到他。

我们首先要学会区分,什么是消耗型快乐,什么是创造型快乐。

消耗型快乐是指别人给你创造的快乐。

消耗型快乐,是由多巴胺主导的,是被动的,不需要消耗脑力或体力。

没有门槛,任何人都能享受。挥之即来,招之则去。且极易上瘾。

看电视、刷视频、玩游戏、消费主义,这些都是消耗型快乐。

在享受完消耗型快乐后,你自身的实力没有增加。你会感觉时间被虚度了。因为在这期间,你把注意力,放在了和自己无关的事物上去了。

创造型快乐是指自己给自己创造的快乐。

创造型快乐,是由内啡肽主导的,是主动的,需要消耗脑力或体力。

创造型快乐,只有勤奋的人才能享受得到。

比如:写作、体育锻炼、冥想。

长期从事创造型活动的人,或多或少会体验到《心流》。

并且事后,会有一种长久的满足感。

这种由内啡肽分泌而得到的满足感,是对抗虚无、无聊、迷茫的神器。

想要实现阶级跃迁,必须要去尝试改变用时间换金钱这一局面。

通俗点来说就是,化主动收入为被动收入。

我举几个被动收入的例子:

一个人有很多套房子,他可以去收租,就算他这个月天天躺在床上玩手机,他的收入也还是会一分不少到账的。

一个畅销书作者,就算他这个月什么也不干,他所创造的书籍,还是会源源不断的给他带来名气和版税收入的。

一个企业家,就算这个月出去旅游了,他所创造的企业,还是会照样运转,持续给他带来收入。

所以普通人想要实现阶级跃迁,就必须要去尝试创建属于自己的被动收入体系。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绝大部分人,没有能力化主动收入为被动收入。

很多比较低级的工作,其本质就是拿时间换金钱。

只要停止工作,那么就会失去收入来源。

所以,普通人想要实现阶级跃迁,就必须要自己给自己规划一份可以创造被动收入的工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