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一切刚刚好

曾有同事问我,从来没看你发过脾气,对谁都好,你不发泄情绪的吗?

我呵呵一笑,不知如何作答,却让我思考这个问题,我没有脾气吗?我是怎么发泄情绪的?

那天晚上照例加班,我坐在104公交车的最后一排,闭上眼睛,回想我发脾气的样子,我对谁发过脾气。

第一个想到的是我的家人,父母。有时候父母说了不中听的话,或者唠叨啰嗦,我格外地不耐烦,说话很冲。

还有对老公,有一段时间,他沉迷游戏,回家第一件事开电脑,和他的兄弟们,打游戏到半夜。饭做好了,都叫不应,根本停不下来。我发脾气。

然后,如果遇到陌生人,比如某些场合的服务员,让我很不愉快,我会发脾气。

而认识我的人,我很少对他们发脾气。哪怕产生冲突,让我很不舒服,我都会忍着。

我有个比我大一岁半的姐姐,因为年龄相差不大,个子差不多,小时候,经常穿同样的衣服,出去很多人都以为我们是双胞胎。

在我们大家庭里,不论从长相还是性格,认为我更像妈妈,姐姐像爸爸。

是的,我更像妈妈。妈妈在我眼里,是个特别勤快、能干、话不多、默默做事、特别能忍的人。

爸爸在不高兴的时候,会在脸上显露出来,会对妈妈说重话。妈妈大部分时候是忍着,不说话。

但偶尔也会有忍不住的时候,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半夜,我和姐姐睡在一个房间,爸妈房间传来摔东西的声音。

我和姐赶紧爬起来,跑到爸妈房间,互相拉扯着对方的胳膊,我知道他们已经吵架了动手了。我和姐跑到爸妈中间,一个拉爸爸,一个妈妈,哭着喊着爸,妈,别吵架了。

我已经不记得爸妈是因为什么而吵架。在我的记忆里,他们很少这样大吵大闹。大部分时候是爸爸说得多,有时候会拍桌子摔碗。

妈妈不说话,忍着,冷战,好几天不说话。有几次,我看见妈妈一个人坐在堂屋后门口,默默地在掉眼泪。

想到这些,我坐在公交车上已是泣不成声。突然意识到我真的很像妈妈,在遇到冲突时,我会选择忍着,冷处理,一个人默默消化。

我和老公都算是比较理性的人,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睦的。回想相识恋爱结婚的15年。吵架最多的就是在2013年,那是结婚的第二年,也是真正生活住在一起的第二年。

那时候,我们住在深圳南山区的城中村,租了一个单间,很小,很暗。打开窗户伸出手,都快要触到另一栋房子了。阴天的时候,白天还需要开灯。

我工作在福田和罗湖交界处,每天早上,挤公交赶40分钟104的快线,我会早起一点,趁人少有座位做,还可以再补个觉。

每天下班,只有慢线公交,不塞车的时候要一个小时,门口都挤满了人。幸运的时候站到半路有空位,很多时候,一路站到下车。

他公司就在家附近,做外贸,上班晚,因为和客户有时差,经常半夜联系客户,发邮件。

那时候,我们各自工作都不顺畅,我经常加班,他熬到半夜,不知是打游戏还是联系客户。

我不加班的时候,会让他先买好菜,等我回到家再做饭。我们经常就在楼下一个小店面买菜。

有一次,店面小伙子问我,你老公是不是很怕你啊。我一愣,问他怎么说呢。

好几次他来这里买菜,看了半天不知道买什么菜。打电话给你,问买什么。辣椒要几个,肉买多少,青菜买哪种。

我听完哈哈一笑,说我老公家就他一个独子,从小就没干过家务活。

婆婆太能干了,特别爱干净,爱做饭,家里大小事都包干了,所以儿子不会做。

有一次,公公婆婆从老家开来深圳看我们,看我们住那么小的房子,来了还要去住旅店。于是,他们提出要在深圳买房。

很幸运,在西丽附近,很快看中了一套二手房。公公婆婆帮付了首付,我们自己月供。

买了房我们还不能立即住进去,原来租客还没到期,租金还能抵用一部分贷款。那时我俩很节俭,不敢乱花钱,除了日常开支,剩余的只够还贷款了。

2014年,我从亚太传媒离职,换了现在这份工作,我们也搬进了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家,没有装修,只添置了一些新家具。

虽说来了就是深圳人,可是只有真正在这个城市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才在内心承认自己是深圳人。

今年是来深圳的第十年,也是毕业的第十年,在这十年,我们结婚了,女儿四岁了,买了车买了房,老公去年和他哥,在家附近合伙开了一家公司。

我爱深圳这座城市,这座没有文化,没有人情味,但又开放、包容、拼搏、奋斗的特区城市。

我们的幸福生活才刚刚拉开帷幕,一切刚刚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