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前,我都会一直宣传一个观点,叫做读书无用论,因为从小到大,除了教科书,都没有阅读过其他的书籍,参加工作,从事的是销售工作,所以会看一些销售技巧、销售圣经之类的专业书籍,看书的频率也差不多是1年1-2本。
2011年开始创业,每天开始忙碌的工作,见客户、做方案、执行,都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忙碌,也没有把看书这件事情当回事,就是有时候空的时候,随意拿一本书翻两页,买了很多书,但是发现买书容易,看书难,家里面还有很多书都是新的。
2014年,当我开始接触学习型组织,当我开始接触老板的时候,我发现,我根本没有什么和对方共同的频道,他们讲的是历史、讲的是军事、讲的是全球经济、讲的是哪一本书,突然发现,我根本插不上话,觉的自己了解的好少。下定决心,想要好好去看书,观察自己的行动,都发觉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貌似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比看书还要重要。
当我学习学习型组织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不断在实践的过程,我发现学习是可以变成生产力的,而且持续的学习会持续的变成生产力,那看书,也会变成一种学习的方式。我自己会觉的自己是一个很懒惰的人,我们都说结构影响行为,其实如果没有压力,没有任务,我其实很难坚持一直去读书这件事情,一般人很少自律,都需要他律,所以这是我想做读书漂流的原因之一,我希望自己能在一个时间点读完一本书,把这本书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去读书,以书会友。
另外一个方面,我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每本书的作者在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时候,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其实就是心智模式的不同,我们常说,有时候我们只需要改变自己的一个假设,调整自己的心智模式,最后的行动和结果就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其实读书都是在读作者的内容和观点,我也想做读书漂流这件事情,当有10个人漂流过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以书会友,大家一起来讲讲看完这本书的感受,由于每个人的文化、家庭、性格等都不一样,在看同样一本书的时候,都会看到不同的点和不同的观点,也希望在这样的碰撞中,听到不同的声音。
有时候读书是一件寂寞的事情,能和一群人一起读书,大家写下自己不同的读书笔记,应该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每次收到书的都会看到前面一些人的读书笔记,也可以看到他们的观点,也符合我们的价值观,Joy And Share,所以我也特别想读书漂流这件事情持续下去,从我们自己开始,慢慢的去影响。
持续的学习,可以影响一群人,通过学习,影响身边的人,我想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都有看书的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群人一起看书,影响一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