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才是最大的营销谎言

      最近几乎每天都会抽出2个小时来观看同行抖音快手视频,毕竟这么大的流量池还是想学习一下进池子里泡泡,万一能收取一波红利也是不错的。但是这几天却经常看到视频创作者抨击中间商的文案类似下图,让我看了觉得有点心塞无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家有空也可以去翻一下类似的视频,评论里的内容也很精彩。那大家凭直觉判断一下没有中间商真的会更实惠吗?

    这种视频文案利用了人们的直觉认知,让消费者以为没有经销商赚差价,卖家就可以卖更多钱,买家就可以买的更便宜。它把中间商设立在人们的对立面,隐含的前提是中间商只是赚利润不提供价值的吸血鬼?这些年很多电商一直在吆喝各种厂家网上直销,就连马路边的衣服店鞋店也经常贴着一张红纸写着厂家直销。

    中间商是什么?小贩?中介?经纪人?几千年来,中间商角色就一直没被重视过,甚至很多人会把中间商跟投机倒把,唯利是图联系在一起。

    人们的认知中,承认一个商品的生产成本,但却不承认它的流通成本,展示成本,品牌成本,信任成本等等。

    市场经济都这么多年了,很多人对中间商的认知还停留在农耕社会,真是赤裸裸的讽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图为分销商经济效果图,学过营销管理的应该都知道这张图。

  A部分显示了三个生产者,每个生产者都利用直销分别接触三个顾客,这个系统要求9次交易联系。

B部分显示了三个生产者通过一个分销商,和3个顾客发生联系,这个系统只要求6次交易联系。

    由于中间商的存在,必须进行的工作量减少了,图中还只是3个生产方3和顾客,随着生产方越多顾客越多,中间商的价值就越大。任何经典营销书籍中都会有这张图,它是渠道存在的基本价值啊。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由于中间商的存在交易环节是减少的而不是增多的,交易成本是降低的而不是增加的,你剥离掉合理的中间环节,消费者拿到手上的商品价格只会增高不会降低。这虽然反直觉,但它是营销的常识。

    上海水果店椰子20块一个,你说海南椰子林里3块钱一个。你让海南的果农摘了拿到上海卖,说不定50块一个,人家还亏本。

    当然也有人说网上卖,就能便宜。电商不是中间商?平台成本也算变相的中间商吧,不过平台才懒得赚差价,累死累活还要帮你卖货。他们挣得比表面的差价狠多了,还要旱涝保收:你企业入住,花钱;入住之后要推广,花钱;打广告,花钱;支付也要通过我。至于你在我平台上是死是活,关我毛事!羊毛出在羊身上,要想便宜商家自然也有相应的对策来降低产品品质质量成本等。

      实际上,中间商的作用还远非减少交易环节那么简单,他们往往还提供:信息收集整理、促销推广、谈判、订货、移库甚至承担资金风险等作用。

  生厂方要想把市场做大,一定要充分的调动中间商的资源和积极性。(无论线上还是线下)

  当然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第一点是想为中间商发声。

    第二点就是看不惯很多人明明自己就是中间商却还非要给自己冠个生产厂家的名号。

    第三点就是抖音视频的评论,很多人说你都是产地直发的比水果店还贵?这点我也想要澄清一下,毕竟我自己现在也是做这行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好果中果次果都有它相应的市场价位,我们人工挑选采摘,分拣精品果,打包,再加上还必须走快递的高昂快递这些都是成本,(无添加的水果是根本走不了物流的,到了老早烂了)我们跟水果店的产品说白了就完全是两个产品,当然我也没有抨击任何水果店,所有的存在都是市场需求造成的。抖音这种商家要么唱苦情戏要么就是恶意找话题确实达到了他们想要的效果上了热门,但是大家也要有明辨的能力,不要被一些垃圾信息混淆了视听。

  以上属于个人的一些认知,如有不同想法的我们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下,一起了解探讨更多的市场知识,我也可以带大家一起来摸一下水果行业的水有多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