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居安思危”,这些本来是形容做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免中途出现意外,造成整件事情失败的成熟行为,往往却被当作一种悲观的表现,被视作多余的、没用的、影响情绪的。
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有人在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会提示可能遇到的种种风险,提醒大家要做好各种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那是会招人嫌、惹人烦的,因为绝大多数的事情都不大可能发生那些有所准备的情况,即使是发生了,因为有所准备,也能顺利应对,所以,对于总是提醒大家防范的人会被认为多余,大家可以联想一下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经历的事情比我们多,所以总是会叮嘱我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注意这个、注意那个,结果就是惹得儿女不耐烦。
反过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高估了自己的个人能力或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大多数人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身上有哪些不足和致命弱点的,即使是“知道”也只不过是停留在嘴上的“谦虚”而已。
社会心理学家证实,100%的人群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没有例外,越是所谓的专家就越是会失控于那些他们自己认为把握十足的事情上。相对来说,那些表现悲观的人,虽然也没能逃过高估自己的事实,但是他们高估自己的幅度会小的多。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砖家”对经济发展、房价、股市的预测没有一个准确的,甚至都不如普通的百姓。
这一现象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过度自信效应”,它不仅表现在每个人身上,也体现在几乎每一件事上。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几乎所有的工程都不会按期完成,而它们的预算也差不多都是一加再加,当然,越大的项目越难以控制,印度的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2005年开工,原计划2008年交付使用,结果一直到2011年才将一个大空壳子下水之后再拖回船坞安装内部设施,直到今天还没完工,最新消息说,最早可能会在2018年交付使用,不过,谁又知道到时候会怎样呢。
在做事情上,人们除了会高估能力之外,还会过度低估成本,所以,才会看到像烂尾楼一样的很多项目被迫停止或废弃,也会看到街道两旁那些开了关、关了开的店铺走马灯似地换着招牌。看到别人能够成功、能够赚钱,就认为自己也行,却忽略了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到底具备多少条件,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是否能够支撑到开始盈利的那一天。
当我问我的同事们,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一旦单位不行了,你们有没有把握能够找到工作,其它部门或单位会不会要你,人家会凭你的哪一条优点要你?或者说,以你现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换到一个中等竞争压力的环节中,比如私企、创业公司里等,你能生存下去吗?你能支撑多久?我想我的同事们或许对我的提问会不屑一顾,或许他们压根都不会真的去想这样的问题。
做人过度自信,做事盲目乐观,而盲目乐观是造成事情失败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大或小,是什么性质的事物,造成失败的重要原因当然还是人的因素占主要,因为盲目乐观就是过度自信的行为,是存在于个人大大小小的行为之中的。
这也是我们常常在别人面前标榜自己的原因,当我们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什么自己做人没毛病时;当我们因为别人“不理解”感到“委屈”时,当我们写着“如果我像你对我那样对你的话或许你早就离开了”这样的文章时,自己心目当中的自己应该都是“完美”的。
如果真的明白,“几乎所有人都会过度自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今后你会不会有所改变呢?会不会变得更加谦恭,做事更加谨慎,看待事物更加客观一些呢?
所以,今后我们试着“悲观、谨慎”一些,对待人和事物更客观一些,凡事都要考虑周全,做好最坏的打算和应对措施,那样,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
造梦弄人 一个浪漫了一辈子的大叔
爱写作 爱雕刻 爱生活 关注“造梦坊”公众号 一起聊聊更多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