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TMC #379# Advantage
2019.6.18 英文会议,主持人:郭迎迎
我:即兴演讲点评
关键词:套路得人心
下次点评小目标:英文点评赘词减少到5个以下
因为知道自己目前点评水平只到了focus在点评一个人上,这次即兴演讲一次要点评7-8个人,压力很大,所以提前做了功课。原先觉得即兴点评是没法准备的,因为你完全不知道上台的是谁,要讲什么。但这次我换了个思路,从演讲的要素切入。既然这次的主题是分享你的优势故事,那么我就准备“讲故事”的套路呗。
于是我提前思考并在网上搜索“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准备好了我的套路再上台。在正式点评的时候发现这些关键词非常好用,能让我迅速抓住关键点。
1) Key message:用一句简短有力的语言提炼你的key message,同时在演讲中重复用到,让人印象深刻。点评Jason/Thomas时就用到了,Jason用“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引出了key message “Life is full of possibility”,简短有力,非常棒,并且讲的故事切合这个主题。建议在结尾重复这句话,就能更好的升华主题。而Thomas只讲了故事,没有给出Key message,建议抛出“Work life balance”,顺便调侃一下现在的996,一下子就能延展主题了。
2) Conflict:一个好的故事必须要有up and down,要有冲突点,才能吸引人。讲述方式也可设计,比如调整结构制造悬念,提升展现效果。Thomas就很好的制造了冲突点,工作赚钱多有前途,但没休息时间,压力大到睡不着,所以准备辞职。建议调整结构制造悬念,“我是个trader,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工作,赚钱多还能学东西,但是我最近准备离职了…..”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3) Add value: 上学的时候学故事,老师教我们提炼“寓意”,长大了听故事,我们希望知道我们从中能收获什么,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建立connection)。Hector讲了他的伯乐老师帮他发现了自己的PPT优势从而成为专业的PPT培训师的优势发现故事,故事非常棒。建议在结尾提炼这个故事的value,你从中学到什么,比如对机会“say yes”,也许这能开启你人生的新篇章。这样观众就能从你的故事里得到他们的收获。
4) Humor:现在我们都讲“有趣有料”,有value的内容用幽默的语言或者故事来包装,能吸引注意力,调动氛围,大家在笑声中轻松就接受了你的观点。Josh在这次演讲中Value十足,如果发挥他段子手的天性,氛围会high起来。
5) Details:生动的细节描述能让人印象深刻,将观众带入现场,调动其五官来与你感同身受。不要用叙述性语言,而要用描述性语言,你看/听/闻/尝/摸到的细节。比如“母亲看到儿子离去,她很伤心”,就不如“母亲看到儿子离去,她转过身,默默的擦掉眼角的泪水”
6) Sincere:最好是讲自己的故事,尤其是暴露自己缺点或者脆弱的故事,更能与观众建立共鸣。
改进篇:
1. 没有形成体系,讲的有点散。因为取消中间News master环节,即兴演讲结束后立马上台点评,没来得及将所有演讲者的点评串成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个的来点评。下次完全可以按共性分组来讲。比如在key message上,Jason的很好,Thomas可以向其学习;Hector和Josh可以相互向对方学习add value和humor Lily/Yiling/Mohamed可以学着用讲故事的方式丰富演讲内容,增加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2. 时间分配不合理,5分钟内要评8位演讲者,前面讲的太多,导致后面黄牌举起后语速越来越快,影响传达效果。改进方式:1)需事先分配好评论节奏,每个人大概30秒,无论英语还是中文都大概5-6句话;2)精炼语言和表达方式,在5-6句话中表达清楚演讲者的优点和对其的建议。当然如果想要更高效,最好是共性分组来评,这样能对一个message充分阐释,而不是讲的多而散。3)训练时间感,知道大概花了多长时间。
3. 被Ah counter指出出现15个“嗯”,以及对一个词多次重复。原因:1)英语表达不够流畅,卡在一个表达上,2)不够放松和自信,太过紧张,意识不到自己用了那么多“嗯”。这需要不断上台,并且刻意练习。下次目标是争取减少到5个以下:)
4. 会后和Amir交流,他建议我在提建议的时候“包装”一下,让对方更好接受。比如:1)用”My observation is…. ” “My personal feeling is….”,这样的表达更客观。因为对一个演讲,每个人见仁见智,感受都是不同的,如果直接建议别人怎么做,会有一些生硬;2)用“三明治法”,赞扬—建议—赞扬。更多给人信心,尤其是即兴演讲,上台的大都是访客,有勇气站在台上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肯定对方做的好的地方,能给人勇气下次再站上舞台;3)转换表达方式,让给出的建议更面向未来,而不是对当下的否定。”I think you may perform even better if you ….. next time” ,“If I were you, I may change it into ……” ,“You may try this way next time….”, “Have you thought about …..”。听了Amir的建议,真是醍醐灌顶啊。为什么中国人说英语总被外国人觉得很rude,这种英语表达上和文化上的的微妙之处,还需要不断揣摩啊。
5. 这次用套路搞定了点评,下次还需积累更多套路,比如肢体表达上的套路、框架结构的套路、金句和包袱的套路。。。从套路积累开始,打造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不断上台练习。最终的目标就是张三丰教张无忌的“无招胜有招”。
群里小伙伴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