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马复盘#点评迎迎《培训三官vs培训老公》—提前沟通与框架结构

胡同TMC#398#主题:运动

2019.6.11 主持人:孔祥习

点评迎迎的《培训三官vs培训老公》复盘

关键词:提前沟通与框架结构。

一、提前沟通

我之前一直有个误区,觉得点评是一个即兴演讲,是没有办法提前准备的,只能看到听到演讲者在台上的表现后,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自己的点评。后来听了好多大神的点评,才发现他们其实是有套路有提前准备的。天津大神Johnson提前在舞台上踩点.....每一个人在台上的精彩绽放都不是白来的。想要在台上闲庭信步、信手拈来,需要台下在台下冥思苦想、精心策划。

本次做的好的部分:

1. 提前与迎迎沟通她的个人演讲目标,并拿到她的演讲稿,与她有对于她演讲稿的沟通,提炼“三板斧”这个词,有帮到她

2. 因为提前了解了她的演讲内容,现场就能更关注她的演讲呈现,包括抖包袱、语音语调和肢体动作。也能够看到她最终呈现与前期演讲稿的改动,更了解她在对话、举例细节、幽默包袱方面的进步与打磨。更清晰的看到了她的努力。我们的目标是比之前的自己更好一点就好,通过前面演讲稿与后面舞台呈现的对比,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自我突破。迎迎在自己工作生活上千头万绪,还能投入精力认真准备演讲,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做的不到位的部分:

前期沟通不够充分,没有电话,而只是语音留言。导致我提的很多建议都是从我自己角度出发,而不是在充分了解她自己的故事和演讲风格后给出建议,太用套路了。真正好的点评都是量身定做的,以演讲者本身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的。

在会后和迎迎的沟通中她说到,通过一场深入沟通,她现在和她老公关系非常好,她老公不愿意考研主要是为整个家庭考虑,现在她自己在考试,如果她老公也考研,家里就没有收入来源了,所以他老公选择现在先支持她的梦想。

这是多么好的故事,非常适合放在这次演讲结尾的。这样整个演讲的故事就完整了。一个好的故事有高潮有低谷(up and down)最后结尾一般落在up上。迎迎的故事是先up(三官培训非常成功),再down(培训老公却不成功),但是遗憾没有在最后有很好的up。如果把她会后分享的这个故事作为结尾,就是一个非常棒的up。尊重与理解,这个主题的升华会有更坚实的支撑,而且故事会非常温暖打动人心。

以后要与演讲者在会前充分沟通,倾听她的故事,她的立意,站在演讲者角度与其共情,才能真正给出一个深刻的有意义的评论。

二、框架结构

我之前的点评常常想要面面俱到,但是往往会非常散,而且常超时,太多东西要说,就会很赶,却又没有重点,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次做的好的地方:

1. 用两个有相关性的关键词串起整个点评(很多时候是玩语言的小游戏,比如之前听到的“他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一个有情、有趣的人,分享的内容有用、有品味,所以他是大家都爱的“情趣用品””;还有比如之前Celia做总点评时用的:ABC-adjustment、body language、content)我这次用的是“精细、戏精”。用“精细”来形容迎迎的内容从“术”到“道”的鼓励-规矩-主动-尊重;用“戏精”来建议迎迎在台上抖包袱、增加语音语调的强调与冲突的演绎

2. 学习二哥的点评风格,直接打样,而不只是建议。

比如建议不是用叙述而是用举例来展示。在展示“鼓励”时直接用“you did a great job”一句话让大家都会心一笑;比如过渡语更有衔接性更活泼一些“在胡同的成功让我神采飞扬的把目光投向了我家里那不争气的老公身上”

还需提高的地方:

试着像二哥一样发现演讲者更根本性的点,比如舞台上打开自己、讲一个好故事、像一个表演者而不是演讲者

最后还要感谢Celia在背后的push,让我不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而是逼自己做的更好的一点,比如找到金句、比如主动沟通。通过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每个人真的有无限成长的可能,在每一个上台的机会都像杨雪一样当成作为站上大区舞台的一次演练,每一次都比上次的自己更好一点,方向和动力就慢慢回来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