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线应该越高。这样才能避免纵容他人,也能保护自己。”慕颜歌如是说。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似乎成为了我们本应与生俱来的东西。
虽然之前扶不扶的问题一度让我们无比心痛于于社会日益缺失的冷漠,但我们热忱而又认真的争论却还是回归到最初的美好出发点——善良。
有人说,善良很简单,有时仅仅举手之劳。诚然,我们在现实中,最难的不是善良,而是有智慧的善良。
什么要呼唤有智慧的善良?我记得之前有个节目讲述了一个低调慈善人的故事,他资助了无数个孩子上学读书。其中有个二十二岁的孩子,他说他与自己的媳妇也是在“父亲”的帮助下相亲认识的,还有自己现在的工作也是“父亲”帮忙介绍的。
说完这话,主持人有点愕然。节目里,大家都对此进行了热烈又充分的探讨。一个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为什么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却在打着“接受善良”的旗号下让自己的懦弱肆意蔓延,来纵容自己的惯性依赖?
所以说,善良归善良,最重要的是拿捏好善良的尺度。而一旦“善良”成为了别人纵容自我的挡箭牌,一切的付出与努力都奔流到海不复归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