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测大草坪区的空间关系和植物配置。
花港观鱼的大草坪是一个开敞的空间.约占全园十分之一,草坪周围种填了高大挺拔的雪松和浓密常绿的广玉兰林带,使之同周围的景区分开,隔离噪声。而草坪内部并不会种植大量高大树木,而是保留一大片草坪,留出开阔的空间。整个草坪由植物分成多个小草坪与大草坪的,大草坪营造开阔的视野,小草坪则由于被密密的树丛围合而显得较为狭窄和私密。用植物来分隔空间,突破了中国传统的以墙、篱等建筑划分空间格局的形式。草坪北临西里湖,从这里可远望苏堤烟柳、西山层林。运用向西湖借景的手法,突破了有限的园界,伸展了园林景色。
(2) 选取园内较好的植物配置成景的实例进行实测,分别选取疏林草地、水边、桥头、建筑、道路交叉口等不同位置进行,并从植物配置方法、景观特点、成景方式、空间尺度关系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此处为道路交叉路口植物配置,道路为定制的石板路,用低矮的置石与沿阶草进行修边,古朴的置石可用于传播传统的气息,与园子的典雅呼应。沿阶草则可柔化坚硬的棱角。植物两边对称,高层植物主要为树形良好的香樟,中层植物为球形优美(伞形)、花相良好、味道香甜的杭州市花桂花。中下层植物则为冠形,叶型有区别的鸡爪槭和红花继木。地被为沿阶草。总体植物搭配虽然简单,却处处与主题呼应,与当地特点结合。
此处为大鱼池上的跨桥,把大水面分成两部分,桥边一棵树干升向水面的柳树犹如拥抱着水面,让水面有向内缩的效果,为了不喧兵夺主,桥一边除了一棵较大的柳树外,便只有低矮的水生植物进行了修边,另一边则选用低矮的灌木与地被,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
此处为花港观鱼大鱼池岸边植物配置,大鱼池水面宽阔,没有太多的视线阻挡,高而密的荷叶并不是整片水面分布,而是在岸边栽植,成片的柳树沿岸栽植,主要3有种方式:1.栽植在靠近路边以遮挡人的视线;2.与岸边有点距离,行人可以观赏到小水面;3.栽植在边角,行人观赏到大水面。
此处为全园的最高处牡丹亭,前面是个开阔的规则式草坪,主要运用植物并结合地形来分隔和组织空间,亭子周边用修剪成型的五针松进行前后的围合,地形与植物的处理上类似台地式,远看犹如一个整体,深入进去才会发现道路蜿蜒曲折,牡丹与五针松分布其间,富有野趣。地势较低处则布置了低矮的假山置石,用沿阶草修边,使整个场景在层次上有所不同,在色彩上也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