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后,总有一种温暖、一份感动荡漾在心头,这种温暖与感动来自于李镇西老师的真诚、质朴与坦荡。
《爱心与教育》是一本能激发人的热情、能感动人的内心、能净化人的心灵、能提升人的境界的好书,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要有大境界、大心胸、大情怀,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爱,做一个大爱无疆的人!
李镇西对教育、对学生的爱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没有任何功利性的,这一点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在他的《爱心和教育》这本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鲜活得让人惊叹!一封封真诚的通信,真诚得让人震撼!他说,他之所以要写《爱心和教育》这本书,就是因为他承受了太多来自学生的爱,他要“还债”——还学生的债!李镇西老师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绝不是“奉献”,而是回报。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真诚!读着李老师和万同的故事,和宁玮的故事,和杨守丰的通信………我们分明感觉到李老师“还债”的那份真诚,没有对学生生命由衷的敬畏,没有对教师职业深沉的热爱,怎会有如此让人动人的师生关系?
爱心对于教育的意义,并不是一个多新的观点,但它却是最难做到的,何况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求回报的做,李镇西老师一直坚信: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当一个好老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他是这样认为的,更是这样去做的。李镇西老师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的差距;他又是一把标尺——能衡量出我们的爱心。他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因此,唯分数至上的所谓教育,是目中无“人”的伪教育!不难想象,当学生在老师眼中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张张成绩单、一个个分数和试卷时,当学生的成绩和老师的直接利益划了等号时,当老师在学生眼中成了可怕的而非可敬的时,我们的师生关系还正常吗?作为一名教师——不管你出的书有多多,也不管你的职务有多高,如果没有让自己引以为豪的学生,如果没有学生对你发自内心的崇敬,那做老师的幸福和荣耀在哪里呢?看看李镇西老师和学生的故事、通信,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看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还发现,他是一个非常知道感恩的人,在《爱心与教育》的“后记——我的感谢”中,李镇西老师把几十年来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一一写了出来,哪怕有过点滴的帮助,他都真诚地去感谢。多么细心的人!多么高尚的人!
其实,不论是李镇西,还是其他一些优秀教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学生生命的由衷的敬畏,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热爱,在他们的眼中心中,学生不是符号,不是机器,不是容器,不是工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甚至根本不是——眼前的那点分数,而是学生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的发展,他们的人才观是全面的、健康的,而不是片面的、病态的,不管面对一个怎样的环境,他们总是能找到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有效空间。在他们眼中没有名利的纷争之扰,有的只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他们眼中没有学生的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真诚的尊重、平等的对待、深深的热爱。
让我们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做一个敬畏生命、热爱教育的教育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