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邻居(下)

耿老师近照

如果说老邻居七十岁之前为生活打拼,为儿女奔波,那么七十岁之后就是真真正正干自己的事,为自己活一把。

2014年,孙子外孙都已长大成人,儿女们最艰难的时候都已过去,老两口身体渐渐一天不如一天,他们便决定,离开这个临时搭建的家,回到自己日思夜梦都在想的老家。

老两口非等闲之辈,自己想干的事一大堆,都已成竹于胸,就等着大刀阔斧实施呢!

当务之急是修建房子,这是老两口的A计划。前面讲过,他们的房子和我家一样,都是1980年遭遇洪水之后重建的土坯房,由于长年无人居住,房子已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再加上2011年雨水太多,导致村上发生房塌人亡的事故,镇政府要求强拆土坯房,借着政策支持,老两口拿出毕生积蓄,在儿女们的大力支持下,盖起了一砖到顶的砖瓦房。记得房屋刚建成,我去看望耿老师两口,参观了新房。他们身体硬朗,坐不住闲不下,把房屋收拾得井然有序,院落布置典雅舒适,宽敞明亮。前院大厅,是休闲、乘凉、活动的场所;后院是菜园子,是天然氧吧,种植有各种季节性花卉、蔬菜瓜果,如小白菜、葱、蒜苗、辣椒、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等等。在菜畦周边栽种有葡萄树和各种草木植物,其中有一种爬山虎,其藤蔓顺院墙攀爬匍匐于房背上,每到秋季大片大片的叶子变成橘红色,煞是好看,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墙。这几年,老家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特别春秋两季,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硕果累累,美不胜收,农家小院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天堂。

这是耿老师的学生我的老师来国岗学生看望耿老师和师母

B计划,是老两口的真爱,是打小最喜欢的事情。耿老师爱好乐器,张老师喜欢唱戏,两人一撮合成立了马坊镇民众自乐班。据我的老同学、自乐班成员李小社讲:当年马坊镇中下片、东片、西片都有吹鼓手乐队或洋鼓洋号乐队,是专门顾白事的。而耿老师成立的自乐班,是戏班子,是一群爱好戏曲和乐器的老人聚在一起,平均年龄都在六十五岁以上,现在还吸收了几位年轻同志。为成立这个自乐班,老两口煞费苦心,成员里大多都是耿老师的同事、学生以及秦腔戏曲爱好者。他们是以自娱自乐为主,若遇村镇红白喜事也乐于成人之美。原先唱戏的人,都是跟着乐人,现在不一样了,集体组织浩浩荡荡。马坊民众自乐班的成立,发扬了陕西秦腔戏曲文化,传承了耿家村自乐班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为秦腔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广受欢迎的舞台,开启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据叔父讲,耿家村自乐班到秦腔剧团是有历史传统的。民国初年曾失传,到民国二十年由耿贡重新成立建起。当时耿树堂为司鼓,耿树发拉弦(头把弦),耿建斌唱大净,耿建寅唱软点,还有耿永财、耿永坤等人。耿贡死后中断。在民国三十年,由耿树发、耿建斌重新组建自乐班。耿俊荣、耿彦文为司鼓,耿树发、耿永财为文武长面;导演耿彦龙、耿大学、耿士珍,主要演员有耿彦德、耿树亭、耿俊良、耿俊秀、仇振江、仇振才。之后再中断,到解放后1951年恢复至1966年,由耿俊华、耿俊彦担任正副团长,他们精心编排的秦腔折子戏曾多次到省城北京演出。这真是为耿家村人长了志气!可惜1966年后自乐班再次中断了。但毕竟有秦腔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祖辈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影响,耿家村戏曲人才济济,七十年代,大唱革命样板戏,社火生旦净丑,各种扮相惟妙惟肖,这都得益于老一伐人的戏曲底子。改革开放之后,这种底子快要被挥霍完了,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喜欢,真是后继乏人啊!耿老师老两口自幼受其熏陶,不惜一切,将各村戏曲爱好者聚拢在一起,打造戏曲文化,播撒秦腔种子,重振秦韵秦声。他们每周六进行一次集体演练,活动场所就在耿老师家院子,菜园变戏园。这下你就明白老两口急急火火建房的目的了。

记得一次回老家,正好碰上自乐班活动时间,巧的是,遇到了我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宋德林。宋老师已退休多年,年轻时腿脚不好使,近些年又患上脑梗,行动更为迟缓,他是孙子骑着摩托送来的,喜欢拉二胡唱秦腔,喜欢这儿的文化氛围。每到周六,耿老师家就像跟集过会一样,门庭若市, 村上老头老太太早早就坐在大门口,有看戏的,有听戏的,还有凑热闹的。老两口忙得不亦乐乎,倒水、沏茶、发烟,不时还会吼上两嗓子。遇上下雨天或活动晚了,成员们在家蹭顿饭睡一晚那是再常有不过的事。

自乐班成员里,收获最大的当属我的老同学李小社了。他原来是跟着乐人,有今没明,现在找到了组织,有专业老师指导,水平提高非常之快,已成为我们当地一颗耀眼的新星。近几年参加了《秦之声》演唱,咸阳市《公路杯》大奖赛,多次参加永寿县举办的秦腔演出。

去年,张老师参加了省《秦之声》大赛,快八十岁了,由于身体不好,发挥失常,没有进入复赛,老人家伤心地哭了。儿女们劝说:你这个年龄,比的不是输赢而是参与,参与了就是大赢家。叔父是自乐班的常客和忠实粉丝,去年因病去世,耿老师组织自乐班成员送行,唱了几段叔父生前最爱听的折子戏,分文不取。

张老师参加省台《秦之声》

C计划,是我最敬佩的,老两口为自己看了墓穴,修建了合葬墓,这在我们方圆几十里是很少见到的。村上老人开玩笑说:这老两口把人活成精了,替儿女们把身后事都办完了。

的确,老两口真是大人大量,大德大福!原先老两口往城里跑,孙子孙女太小;现在儿女们往老家跑,老两口岁数大了。其大儿子、我的老同学,隔几周就要回老家一趟,耿老师标准的寸头,就是他的杰作,每二十天理一次。瞧这张照片,是一次同学孩子结婚,老同学与我们顺道回家,帮老人理的。我再想,儿子为父亲理一次两次可以,可贵的是,几十年如此,一辈子如此,可见父子情深,老同学大孝子啊!

这是耿老师的大儿子为父亲理发

写我的老邻居,除了一肚子感人感动感恩的话要说外,主要还是圆一个心愿,此生不要再留遗憾。去年春节看望叔父,感觉他气色精神不好,我正酝酿写一篇叔父的文章,本想五一回去读给老人家听,可谁能想到,清明节还没到叔父就匆匆走了。所以,今天写老邻居,没有专访,素材也非常有限,都是我知道看到的生活点滴,希望这篇文章能给老邻居增福添寿,能为马坊民众自乐班呐喊助威。最后,祝福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4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07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50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9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5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7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9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7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6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8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6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9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