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桥上看风景,别人在桥上看你;
风吹拂着你的衣襟,你看着远方汹涌的波浪和蓝天上飘过的白云,感慨大自然的博大壮美,并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憧憬和期待。
你很享受当下的独处;你希望自己静静的呆着;
但在桥上的人看来,你是孤独的。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冰雪世界,万籁俱寂,一人独坐江边,有没有鱼儿上钩不重要,冰清玉洁的世界更能衬托钓者的卓尔不群。
在他人看来,钓者是孤独的。
孤独是思考者的标签;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
孤独,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不是你自己的感受。
自古圣贤皆寂寞;
众人皆醉我独醒;
能够享受孤独是一种境界,因为你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陷入深度思考的人,更乐于一个人独处。
在一个无人认识你的城市,找一个幽静的角落。
泡一壶茶,点一支烟,最好有一瓶红酒,一个精致的高脚杯。
燃一根檀香,任淡淡的香雾在空气中氤氲弥漫。
放一首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悠扬柔软的曲调在耳边回荡。
静静地;静静地。
就这样静静的任思绪蔓延。
时间在身边悄无声息的流淌。
孤独吗?不,我厌倦了人声嘈杂;我腻烦了杯斛交错和生意场上的虚情假意。
我喜欢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豁达;也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
儒家谈“慎独”,一个人要真正做到表里如一,无人监督也能够严格自律。
人生如演戏,我们在生活中不停的扮演不同的角色;也许只有独处,才能摘下虚伪的面具,找到真实的自我。
我不需要“慎独”,而是“乐独”;让我从喧嚣中脱离,回到我自己的真实中,回到我的思考里,回到我的书本里。
人生的乐趣应该是向内探寻,追求心智的提升和精神的升华,而不是依赖外物,只求感官的刺激。
感官的愉悦不能让你摆脱孤独,反而会加重;
为了摆脱寂寞而去寻找的合群是无意义的,因为内心的空虚;
喜欢从众是因为没有独立的思想,害怕被群体抛弃。
乌合之众的群体低智商早就被勒庞提出,为世人所公认。
当没人懂我的时候,我学会了不解释。
懂我的人,不需要解释;不懂我的人,没有必要解释。
我喜欢独处,但从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