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讲究的是微言大义。就是不废话,直接说出真理。不像西方人,说个事情总会陷入逻各斯主义的怪圈内难以自拔,非要证明,推导,然后才敢说,我这个东西有可能是错的啊,你们都可以来验伪,一副没有底气的样子。老子一部道德经,5284个字,说完世界。一部易经4934个字,说完宇宙。(这里特指已被发现的最早版本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书易经》)。这说明,传道,越是古人,越是精要,越是后人,越是啰嗦,譬如孔子。一部论语11705个字,只讲了一件事情,具体讲的什么,我后面给出答案。回到题目上,哪儿四个字就把企业管理给讲完了?我来告诉你: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指人的本质,天然原始的那部分,可以比对西方心理学界所谓的本我,带有野兽的原始本能。文,通“纹”,纹路的意思,彩色相杂,引申为文化,对应西方心理学中的自我。野,易经里龙战于野的那个字,古代人只有城里和郊野这两个地理概念,所以野就是指未开化的野蛮人。不要做野蛮人,姚老板许老板当了会儿野蛮人就被保监会给监了。质胜文则野,就是当原始的本我覆盖了文化层面,就是野蛮人。文化的内容战胜了天然原始的本我,那就是史。史是个名词,史官,写历史的人,都是死板僵硬的摸样。
前两者都不是太好。一个太左,一个太右,孔子中庸之道最擅长的就是折中。所以后半句出来了,文质彬彬。彬,通“纷”,雨纷纷是什么状态?就是混杂在一起,朱熹说的最好,“物相杂而适均之貌”,英文怎么翻译?MIX-MATCH。中文怎么说,混搭。混搭后就成了什么,君子。君子的定义出来了,既不能是野蛮人,也不能太死板。彬彬然的样子,那就是君子了。我们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孔子写的书是给谁看的,孔子的书都是给士大夫和中层管理干部看的。因为,给皇帝写书的是老子,皇帝治国,外用儒术,内用老庄。有没有人给百姓写书?没有,他们都不识字,所以没人会给他们写。
结果出来了,孔子的教诲都是针对国家的管理层,社会的中产阶级,企业中的中层干部,对于社会化橄榄核中间最大的那一骨节,最为适用。一家企业的管理同样如此。初创期的企业,员工来自各个群体和角落,质素不一,参差不齐。这就是质胜文则野的阶段。初创型企业必须要保持这种原始而旺盛的战斗力,没有规则,没有秩序,冯仑的野蛮生长就是讲的这个阶段。
但是等公司做大了,有了一定规模,结构和层级相对复杂了,就会形成所谓的大公司病。文化板结,管理僵化,制度教条。这就是文胜质则史的第二阶段了。这是必然要经过的阶段,不是它好不好,而是成长的必然。但这不是最好的阶段,最后孔子就亮出大杀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公司管理的要义和精髓来喽:要有制度,有规则的结构性束缚,要不断有文化的弘扬正气大力丸服用,这是自我的要求,约束自身。投资界有这样的评判标准,公司的老大一定是踩刹车的那个人,中层干部是油门,否则,老大踩油门,谁能刹得住车,看看现在乐视的贾跃亭,自己踩的油门,快要翻车的节奏。同时,还要保留本我的冲劲、动能、勇敢搏杀的市场精神,这就是华为把狼图腾作为企业文化要素之一的原因。这两者要结合,要混搭,要彬彬然的样子,这就是君子范儿了,这就是好公司了,这就是好的管理水平了。企业的管理,本质就是用文化去约束野蛮的生长,用原始的生命力去带出文化的诉求。
听完这个成语以后大家出门聊天可以有料装13了,千万不要谈企业管理啊,不要让我谈啊,因为我只要用四个字就说完了啊!回头一数,竟然写了1500字。这要把论语重新讲一遍,可以出书了。于丹二,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