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9月5日是【晓晖有话说】陪伴你的第六百一十一天。
【反复的瞭望:今日简史(2)】: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大多数觉悟了的人都渴望自由,只是自由的概念古今理解不同,今日的人讲自由,是说独立的选择权,选择生活的模式,工作的内容,以及该追寻什么样的人生。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中,自由也是一个反复提及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在过去与今日不曾拥有过自由,在未来依然一样。
自由是选择权,但是仔细思考,人类有过真正的自由吗?对外很难在人际关系中获取支配权,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对于人群的支配权与控制权,基本等同于自由选择工作与家庭的能力,你个人的自由,意味着一群人的相对不自由,在物质不充裕的约束条件下;对内,我们也很难有自由选择权,对于身体的选择,是生病还是健康,是高兴还是悲伤,你仔细研究自由的意思,会发现人生而不自由。
赫拉利眼中的不自由,思考得更加深远。未来在科技与生物技术发展下,人类大多数的决策依据都将依靠算法,这是思想上的不自由,人类看上去得到了极大的安逸,其实是放手掉了思考权,用进废退。工作也一样,大量的基本工作也会流向人工智能。这次的情况和以往都不一样,比如汽车取代马车,马车夫可以转岗做司机,低端工作可以无缝连接,但是人工智能取代许多基础工作,人类改换什么工作,低端工作面临被动升级,但人的素质提升,急需大量时间,还需要敏感的学习力。
自由更是幻觉?赫拉利从另一个角度,指出人可以看成是生化算法的集合,我们的选择都是神经元之间的瞬间反应,速度要快于大脑的意识反应。意味着控制我们身体各种反应的是神经元之间的生化反应,而非意识。很烧脑,但是如果真是这样,以后人类面临内外的重新升级,新的真正的不平等时代将到来。
对的,这可能是严峻的未来畅想。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于个人的自由与平等,不一定是好事,反而可能是深渊。读未来,也可以反思现在,不一定是读历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