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之前徒步浏阳河已历6个假期:去年五一、端午、今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今年中秋节假期,我紧接着前面的行程,乘车到浏阳市大围山镇北麓园村村部,继续沿浏阳河(大溪河)上行,经浏阳市白沙古镇,到达位于大围山镇源头村千秋组,乘车返回长沙市区。
以往每一段行程结束后,我都以散记的形式,在自媒体上发布了图文,介绍了沿途见闻,这次也不例外。
一
经过晃桥往上游方向走,大溪河水小河道窄,河床上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石头。前方公路边立着一块不大的指示牌。
指示牌上显示,向左上角方向行去,就到浏河源村千秋组,再往前是江西省的铜鼓县,向另一个方向行去就可走磨刀坑。
一户人家的门口,盛开着两种不知名的花,后来同事认出来,说开红色小花的一种名叫胭脂花,另一种开黄色花朵的名叫雷公花。
河道边出现一丛野花,一种像豆角花,另一种看上去像南瓜花的,虽都不认识,但还算好看。
河水穿行在广阔的田野低矮处,丛林中,或平缓的山间沟谷中。因水量不太大,有的地段甚至可以趟河过去。秋收过后的田野一片枯黄,在苍翠的群山包围中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河道上出现了跳石桥,河床大部分裸露,人可以随便在河道上自由来回。
河边又一次出现一丛茂密的竹林。
看农家门牌号,我来到了浏河源村黄花大屋组。
一丛耀眼的鸡冠花,深红若火把。看到这丛花,我似乎觉得生活的全部意义都在这丛花上绽放了。
二
浏河源村黄花大屋组的猷公祠,门口有一个水池,水池四周用条石砌成。“猷公祠”的匾下有一副楹联:“思源敬祖,睦族齐家。”廊柱上的联语是:“三环顾千叠朝堂山清水秀绕胜地;脉来斯十传奠祠枝衍叶蕃遍神州。”猷公本姓李。
猷公祠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坐南朝北,砖木结构,轴对称布局,主体为,两侧为民居住宅,是一处颇具地域特点的天井式祠宅合一的建筑。猷公祠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湘东地区的建筑和宗祠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从门洞看进去,院子里堆着一堆木材。
往里走,前面有一栋房子应是祠堂正房,门口木柱上楹联为:“围山毓秀思木本干强枝蕃祖德重重垂美阴;溪水清香激泉源流远荡漾后人济济庆衍长。”“濠溪八景花洞八景天然毓秀成胜域;总祠一堂分支一堂俎豆馨香慰先灵。”“念生身当报鞠育之恩孝思追远敬宗祖;想事业乃从艰辛而创功迹长在纪先人。”
室内横匾上书“庆流来叶”。庆流来叶的意思是荣耀。这个成语出自《北史·窦炽窦毅传论》,其中“荣映一时,庆流来叶”表达的是当时的人们因为窦炽和窦毅的品德和才能而尊敬他们,他们的荣耀和成就被后人传颂,如同庆祝一样流传到后代。
三
离开猷公祠继续往前走,乡村公路边的河道狭窄,到处是被水冲得光滑的石头,水很清澈。我看到农家的菜地边,瓜架上悬着一两只硕大的苦瓜。
经过浏河源村坪上组,到达金钩组,清浅的河道上搭着一块长长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就是过河的桥了。
稻田边的美人蕉举着红艳艳的花朵,在这寂静的山野,显得与众不同,十分引人注目。
农舍门口的稻田里,稻谷已快成熟,沉甸甸的谷穗低着头,准备走进主人家的谷仓。
河流已经变成了溪沟,淙淙流水在山沟里穿行。
四块细长的木板连通了小河的两岸,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两根电线杆之间挂着一台变压器,十几根电线把电流传输到附近的地方,给乡镇带去光明和能源。
浏阳河(大溪河)流到沙洲组,流过一大片稻田的一侧,流过密集的大小石头和砂砾一路下行。
一座废弃的水坝,顶部摆了几块石头,有一处被人为做成了龟的形状,谈不上有多少工艺水平。不远处的一个同样遭废弃的水坝,顶上也用石头堆成了龟状的造型。还有人把香烟盒子拆开平铺在龟背上。
再往上游走一小段,看到一处所在,河流的左岸有几户粉墙黛瓦的人家,房后的小山头生长着密密的竹林,门口是两块即将收割的稻田。这地方风水不错。
这里属于浏河源村江背组,田园稻谷飘香,给人希望,心情也变得晴朗起来。
再往上走,印有“大围山狮口战地漂流起漂点”字样的大牌子就挂在桥上,老远看去,多少已有一些不够清晰,原来是已到暮色四合的时候了。
我只好就近找一家乡村家庭旅馆住下,把一天长途跋涉下来积累的疲倦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