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我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恩,是的,现在这个也是我的愿望。
上次跟朋友开玩笑说:“我要打卡大连每一家咖啡馆”。乐于送人玫瑰的朋友立刻张罗了一个咖啡馆下午茶。我穿越整个城市去赴约,也不觉得辛苦。
一下电梯,正对的就是这家咖啡馆的露天咖啡区。猝不及防地我的心像是被什么击中了。
突然就想起来过去的青春岁月,经常和朋友们呼呼啦啦一群。那时候年轻的痛苦和快乐都是那么夸张地大开大放。
还想起来我自己短暂半年的咖啡师经历。
奇怪,为什么见到这个咖啡馆会让我想起过去?心情就像刚刚坐过秋千,从高高高高的地方荡回地面,是惊魂未定还有一点兴奋。
接下来的大半天都和朋友窝在咖啡馆一角叽叽喳喳,乐不可支。
我好像是从小朋友上幼儿园之后开始经常去咖啡馆的。有时候一坐大半天,发呆、胡思乱想或者飞快地看完一本书。就这样疲惫、紧张的心情被咖啡馆独有的气氛给哄得松弛下来,又因为摄入了新的知识而有重新充满电的感觉。走在去接小朋友放学的路上,脚步轻快地好像要跑起来。
搬家之后,小区里只有一家咖啡馆,我去过几次。咖啡馆里有长长的桌子,也有轮胎做成的小圆桌,也有舒服的抱枕,也有三分之一墙的书籍。只是,许是开在尚新小区的缘故,工作人员都要随意一些。有时候我去了之后发现他们的地面好像没有清扫,桌子也没有来得及擦,烘焙用的工具散落在顾客区没来得及收回……
许是效益不好要倒闭了吗?我甚至想提醒工作人员,是不是人手不够,无暇顾及那么多?需要不需要再雇佣一个人过来帮忙,比如我?我肯定能保证把他们店里店外收拾得干净利索而又情调。转头一想,我这是完美主义兼多管闲事的毛病又犯了啊。
记得之前好像在哪里听过说一个投资人讲,他绝对不会给罗永浩这样的生意人投资一分钱,因为他觉得光有情怀的生意人是赚不到钱的。
我后来也没有看到这家咖啡馆有转让通知贴出来,也许效益很好也说不定。
早晨送小朋友上学,路过咖啡馆,看到咖啡馆的中年男人出来倒垃圾。他看起来身体略有点疲惫,神情却是轻松。我一边开车一边想:他是咖啡馆的老板吗?咖啡馆效益很好,还会勉强维持呢?他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他的家人对他的生意满意吗?大概还好吧,他看起来没有这个年龄男人惯有的焦躁和油腻。
朋友年前开了家店,楼上是开给孩子们的木工坊,楼下是开给大人们的咖啡馆。有几次我带小朋友一起过去,他在楼上做木工,我在楼下咖啡馆里参加沙龙活动。回来在朋友圈发了几张照片,有朋友评论说:“这种店很适合你”。
每个女人大抵都有一个咖啡馆的梦、书店的梦,花店的梦吧?开在街角的店里弥漫着咖啡香,花香,在工作上的间隙捧着一本喜欢的书看上几页,或者就坐着打望人群,听听他们的故事。恩,年轻的时候我已经开过书店了,亲自体验过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啦。现在还时不时会羡慕那时候的自己,羡慕自己曾经拥有过的那种不顾一切,就要做什么事情的勇气和激情。
不过,谁知道呢,也许我在打过这个城市所有咖啡馆的卡之后也想开一家咖啡馆,也说不定呢。
人生的事,谁说地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