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同样的钱,却少给了三分之一的屏幕,导演确实胆大。这样一来,看电影变的不那么像看电影,倒有点像拿着单孔望远镜偷窥,窥一番别人的家长里短。如此这般地搬出刘震云写的这样一个鸡毛故事,我觉得正合适。当然画面的形状也并非一圆到底,每当剧中人来到北京时,形状又变回了方形,只不过比例上与手机竖屏相仿,不知是否意味着乡村妇女来到了大城市,离我们近了,举起手机就能拍到,或是原来在乡村,大家讲的是圆滑处事,缺少规矩,到了大城市,得讲规矩。被黑色大量占据的屏幕终于在一切是非烟消云散之时,回归了正常,被限制了小两小时之后,视野终于得到舒展,得到舒展的不光是视野,还有憋屈了大半天的心胸。
就像刘震云写的其他故事一样,这个故事很鸡毛,虽然鸡毛,但是每根毛上都粘着理,只是官的理和民的理不同,你的理和我的理也不同,没法讲到一块去。每个人都只顾着讲自己的理,事就越闹越多。价值观的碎片化铸造了一个个牛角尖,越钻下去,能容下的人就越少,直到最后连自己也快容不下了。要说让人觉得憋屈,这应该就是其中的原因,还好这是别人家的笑话,大家都爱看。
电影里冯导风格的逗趣出现的不多,我觉得最有趣的是那一纸能换来“做那事”的人头清单,以及去隔壁家果园上吊的建议,自私的如此可爱着实让人动容。不过冯导的旁白念的还不错,能从中听出喉咙里的烟味。
要说明星还是偏多了点,最近的电影都是走这个路线,不一会便出来一个新的熟面孔,“这个不是那个谁谁谁”的寻思有时候会让人出戏,不知道电影的制作者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另外,对于这么一部新时代的秋菊打官司,画面,音乐,有时候过于清新,再加上范冰冰这张号称不需要动刀的脸,总觉得缺少些生活的气息。看来导演的胆还不够大,买票的人才是老大。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负责表达,观者负责理解,至于理解成什么样见仁见智,用圆屏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我觉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