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了就热热喝吧

看读者反馈是件有意思的事,颇有些评论角度完全出乎我意料。

比如不止一个年轻人觉得《寥寥中年事》是本恐怖小说集。

即使没那么年轻的人,也会感到心惊。

一位新近成为父亲的准中年人讲:

“看完了《寥寥中年事》,感觉应该是《寥寥中年事故》,一点儿矫揉造作没有,就真诚地拾起几个生活片段,但还让我看得还有点后怕。感觉二十年的婚姻就像一碗要凉的汤,滋味也有,但要凉了也可能不想继续喝。”

真正的同龄人,对我说:你写得这好算童话了,主角衣食无忧,从来未见为钱发愁。

可不,讲起来都算“茶杯里的风波”。

近日家庭妇女群里风波主题是抱怨伴侣日渐跟不上时代。讲起来也蛮好笑的,之前刻板印象通常为“中年妇女眼里只有孩子和锅台,目光狭窄,见识短浅”。坊间舆论也往往致力于教育她们(我们?)不能放弃学习,不能放弃自我。

现在反而是中年男性愈来愈固步自封。

特别是在自己领域做到了一定高度的中年男性,习惯了掌握话语权,对于新的领域往往抱抵触心理。盖因现今各领域往往有本质的差异,知识能力都没那么容易迁移,想要了解新领域,非得放低心态从头学起,也不免犯错出丑。

对新生事物的恐惧,是走向衰老的标志。

只愿呆在舒适区。

也体现在生活小事上。比如去外面餐厅吃饭,吃完念叨一句“还不如在家下碗面条呢”。

真让人压不住火啊。

温馨提示:家暴已入刑法。

并不一定要掌握什么新本领。有好奇心,肯去了解,不漠然,不鄙视就挺好。

所谓鄙视往往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做出“不是不了解,而是因为看不上,所以不想了解”的样子。

但现今网络世界,各种行为模式都被360度切得稀碎。故弄玄虚成功的概率越来越低了,很易揭穿。

不仅新领域不断出现,旧观念也不停在更新。

从什么与什么不能同食到公众场所的行为规范,知识库不能随时代同步更新的话,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被年轻人侧目的冬烘先生。总结起来就是两方面:缺乏科学思维方法,缺乏现代文明意识。

曾经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我们,现在被后浪推得踉踉跄跄。

只有融入其中,才不受其力。

作为惜物的中年妇女,并不会把凉了的汤倒掉,我们一般都热热喝。懒呢就拿微波炉叮一下,有力气的时候就开煤气灶,说不定还再往里加点料煮煮,又是一锅好汤。

推广

大考在即,不先了解一下范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