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害怕东北自主干线?

日本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了东北。

膨胀的欲望使它对东北的挤压更咄咄逼人。

可是奉天从未放弃对日本势力的抵制。

虽然不断遭受日本的威胁和恫吓,

但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发展自强愿望越来越强。

1930年,葫芦岛港建设和东北干线计划的实施,

终于让日本人真正地感到了恐惧⋯⋯

1908年8月3日,渤海湾碧浪上行驶一艘机动巡逻船。

船上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用单筒望远镜看来看去。

每天从潮涨到潮落他不停地在看在画,整整九天。

葫芦岛望海寺以东的每一寸山岚、滩涂都留下了瘦长的影子。

一个外国人在这里干嘛呢?

他是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请来的英国港口工程师休斯(清官员叫他秀思)。

他要提交一份不冻港口建设报告。

奉天的官员们早就意识到,日本控制东北经济,

主要是依靠大连港和南满铁路的地理优势。

大连港和南满铁路垄断了东北的产品出口,同时把各国进口的商品源源运到东北各区。

如果有与其竞争的海港和铁路,日本在南满的势力将大打折扣。

控制东北的局面难以维持,他们膨胀的野心也被戳破。

尽管晚清奉天主政官更换如同走马灯,

但无论怎样寻不冻港筑自主路成为不变的救亡心结。

很快,一份勘测数据翔实、结论科学的报告拿了出来。

“若涨潮时约深四丈余,大轮船可以出入无阻”休斯也很兴奋。

他认为这是“奉天无偿输出最便利之商港”,“此港西与秦皇岛为唇齿,北与京奉路相连,故可控制华北,成辽东之要隘”。

寻求奉省新良港是徐世昌前任赵尔巽的理想,而徐世昌又将这份勘测方案交给锡良。

1910年12月,东三省新总督锡良主持葫芦岛港工程破土施工。

锡良知道新港“实关东省全局命脉。”

封疆大吏守土之责,何况日本呑侵已迫在眉睫。

为修建葫芦岛港,锡良靠提用官银号、盐务局赢余等经费20万两,做开工之用。

先由葫芦岛至京奉铁路连山站修运料铁路20余里,在第二年建筑大堤,全部工程限用6年。

作为与大连相抗衡的出海口,葫芦岛虽近海结冰且水文地理难比大连,

但作为与日抗衡的港口也是无奈之选。

不料,新港建设刚刚开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帝制走到最后尽头。

大清亡了,南满还在,工程不能停啊!

1920年时,民国交通部与奉天省当局曾决定分别担任1000万元为葫芦岛开港经费,以周肇祥为督办。

未几交通部以京奉铁路收入短缺停止合同,工程又没能续办。

几代奉人的筑港梦就这么破灭了吗?

1919年,中国踏上了历史的分水岭。

这一年的五四运动在全国鼓荡起民族自强、中华自救、国人自醒的自救浪潮。

这一年44岁的张作霖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执政东北。

然而,大帅的心中憋着压抑很久的气。

东北铁路共九条,里程3651.4公里,占全国的40%,其中的77.2%皆日俄占有。

日本人的“满铁”获取利甚巨且在军事上制约着奉军。

奉军使用其铁路除交纳运费外,须经日驻奉总领事和关东军批准。

最可气的是缴了奉军的枪弹,另行托运。

“老子已经忍了小鬼子很久了,得建自己的铁路。”

1920年,张作霖采纳奉天省省长王永江自建奉海铁路的计划。

由奉天(沈阳)大北边门外东端向东经过抚顺、清原到海龙止,修建一条长约250公里的铁路。

修建此铁路的目的,是与日本“南满”铁路相抗衡,

把以海龙为首的柳河、东丰、西丰等地农副特产交由自主铁路转运。

东北自筑铁路并非易事,技术、资金问题不说,仅路权问题就让人头痛。

1919年冬由王永江向南满铁路公司提出交涉,要求日本放弃开海建路权。

修开原到海龙铁路为何要与日本人交涉?

1913年,日本以向北洋政府借款为条件,要挟袁世凯签署《满蒙五路条约》。

承认满蒙五铁路即四洮、开海、长洮、洮热及海吉铁路为日本所有。

条约规定:路权30年后中国可赎回。

开海铁路算南满的“平行线”,大清曾与日本判了近十年无功而返。

民国毕竟不是大清,时代变了。

此时奉系统辖三千万人口,拥有亚洲最大的陆军兵工体系,实力不可小觑。

再用对付前清的老办法显然已失灵。

王永江以洮昂铁路向日本借款,允许其势力伸入洮河以北的北满,日本才同意放弃路权。

两年之久的磋商,终将开海铁路路权从日人嘴里抠出来。

夺回筑路权,决定由省城奉天铺通至海龙,定名为奉海铁路。

1923年,东三省官银号和奉天储蓄会为省政府招募商民资金筑路。

奉海铁路为官商合办,“不依靠外国借款,完全用奉天省自己的力量修建成一条模范铁路”。

为防止日本人渗股奉海铁路,公司招股规定:入股者仅限中国人,股票不准转让或抵押于外国人,违者无效。

这条铁路铁定不许日人染半个指头。

奉海铁路与葫芦岛有什么关系呢?

20世纪20年代,张作霖已酝酿自建东北铁路干线。

以王永江为首的智囊,便谋划于南满两侧修筑东、西铁路干线。

东干线:葫芦岛一奉天一海龙一吉林

西干线:葫芦岛一打虎山(今大虎山)一通辽一洮南一齐齐哈尔

以葫芦岛港为起点的两大干线对南满和中东形成包围之势。

两大干线一旦修成,势必成为与日俄相抗衡的经济系统。

奉海铁路和打通铁路只要一延伸就构筑东西两大干线!

化整为零,暗渡陈仓激起日本强烈不满:

这些铁路严重影响其在“满蒙的权益”,对“满蒙的经济发展实大有损害”。

为阻挠中国铁路建设,日本政府和“满铁”还炮制了庞大的“满蒙铁路网计划”。

日本声言将考虑“南满铁路拒运奉军;停供东省兵工厂所需材料;禁止京奉线专列通过满铁附属地”。

试图用强大的压力迫使张作霖屈服。

张作霖回答:“排除万难,自主地修建铁路”

对于日本人各种威胁和叫嚣一概不理。

1924年5月,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决议:东北铁路修建费用,除从京奉铁路利润中拨款外,一概不用外资。

东北自建铁路进人快速密集实施阶段。

1924年12月,锦朝铁路完工,1926年开丰铁路营业。

1927年1月鹤岗铁路营业;9月奉海铁路通车;11月打通铁路告捷。

1928年12月呼海铁路、昂齐铁路营业,

1929年11月吉海铁路营业。

1930年10月齐克铁路完工。

1931年3月洮索铁路营业。

日本长期控制、垄断东北铁路的局面和更大的野心眼看就要破产。

日本不停抗议,可张作霖就是不理这茬儿。

他坚持:“在吉海铁路等问题上,即使日本方面提出怎样的抗议,也都要断然实施之,决不能放弃铁路权!”

日本決定除掉张以清除障碍。

在张从京城返回奉途中,关东军布下罪恶阴谋。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炸死在沈阳三洞桥。

但是,这次日人的算盘珠打错了⋯⋯

轰隆隆连声爆破让渤海泛起冲天巨浪。

1930年7月2日,张学良摁下炸平连山湾岸边小岗高梁垛的电扭。

休斯筑港规划中圈出的这个小岗从此成为历史,建港工程再次启动。

国民党中央吴铁诚、张群及东北军政各界人士、荷兰筑港技术人员等数百人见证了这幕惊天连响。

那一刻,张学良想到老帅的建港宿愿。

1919年,张作霖派省政府顾问许藻章专跑交通部,磋商共同筑港事宜。

上上下下无数次进京,最终合同拍板。

预估资金一千万元,双方各半,交通部以京奉铁路利润拨款投资。

寻找新出海口,这是奉省几代主政者的期盼。

从赵尓巽到徐世昌再到锡良,像场漫长的马拉松接力。

如今,张氏父子又接过这一棒。

奉省无论谁主政,摆脱外侮自立是从未改变的立场。

身陷国弱兵羼历史迷雾,这种选择何其艰难!

日本人以为干掉了老帅,便一切都归顺他们的意志。

他们以铁路政策侵略东北的梦想,到头皆成泡影。

张学良主政东三省后,又自筑了洮南至索伦铁路。

1929年秋天,民国铁道部长孙科到沈阳与张学良商讨港口及铁路建设。

1930年1月,张学良指派东北交通委员会副委员长高纪毅与荷兰公司签订640万美元的连山湾建港合同。

北宁铁路局每年支付9万美元的工程经费,1935年工程完工。

1930年2月,合同立即得到南京政府的批准。

4月,东北交通委员会宣布:今后10年东北将建8000公里铁路。

《东北铁路网缘起》更直言不讳:“在抵制中东及满铁方面,除实行铁路网外,别无他策。”

葫芦岛港加紧重启目标是与东省东西两大干线对接,东北南部、北部及蒙地铁路结网环绕。

由奉海铁路向南连葫芦岛港接京奉铁路,北通吉海,联运将水到渠成。

打通铁路南接葫芦岛京奉铁路,北通辽齐齐哈尔,对南满铁南北夹击势在必行

轮到日本人如坐针毡日夜难宁了!

可怕的消息又接踵传来。

铁路是经济之纲。

清末民初抓住铁路便撒下经济发展之网。

1929年至1931年,奉海线年收入增长200万大洋,1931年利润达457.6万元,平均每公里收入1.5万元。

这是奉省自建铁路中收入和利润最多的铁路。

而在日本人看来,这钱本属于“南满”属于他们。

面对张学良和东北交通委的港口干线联运,日本政府十分恐惧。

日本外相币原在《关于满洲铁路问题之件》中说:如此“将满铁的势力范围局限于其两侧只有四五十英里的地区内”,“其结局将导致满铁之未来于死地。”

日本人害怕失去东北经济支撑,他们侵吞中国的野心将竹篮打水。

奉省的支线小铁路悄悄一段段地联接,时间一长积少成多连网成片。

这是日人感到窒息的威胁却难以摆脱。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直接控制的铁路里程1129公里。

而东北自主完成控制的铁路已经达1186公里,实现了对日的超越。

1929年12月,东北努力自办铁路联运,公布了西四路(北宁、四洮、洮昂、齐可铁路)货物联运办法。

1931年1月开始对东部干线(北宁、奉海、吉海、吉敦铁路)进行联运。

由“满铁”出钱或承包铺筑的“培养线”,在奉省联运中逐渐变成了“满铁”的竞争线。

偷鸡蚀米之果让日本人气急败坏。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日本的出口受到严重打击,1930年和1931年,日本的出口分别下降了32%和53%。

外贸缩水对匮乏的岛国影响巨大,主要工业开工率仅50%。

一直靠对中国抽血续命的日本感受前所未有的寒气。

奉人越来越“难摆弄”越来越“不听话”了。

日本外相币原指示驻华机构对中国在东北的活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采取一切手段阻止致命于“满铁”的竞争线;一些其他线路采取有条件的放宽⋯⋯

软硬兼施毫不奏效,日本对奉省无计可施。

日军界和国内鹰派迅速抬头,右翼青年军人蠢蠢欲动,

经济危机是“供需”的严重失衡,而战争是解决供需失衡的有效办法。

战争会催生放大源源不断的武器、车辆、药品⋯⋯需求。

日本的关东军、军部、天皇、内阁都有意用其他手段补偿经济手段之不足。

军国主义者要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

“九•一八”事变似乎不可避免要到来⋯⋯


参考文献:

《奉系与东北铁路》、《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十年来中国之铁路工程》、巜满铁史资料》、《盛京时报》《东北第一条中国自建铁路》,《东边道经济开发史略》、《满洲开史》、《辽宁文史资料》、《中国铁路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