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叛逆,应该每个人的青春期都会出现叛逆的心理,但是很奇怪,我跟哥哥从小到大貌似都很乖,还记得小时候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在地上打滚撒娇耍赖,与父母对着干,妈妈会感慨一声:“哥哥姐姐就从来不会这样。”
邻居很诧异:“那你家的孩子也太乖了吧,都不太正常了。”
妈妈后来若有所思地问我们:“为啥你俩就这么乖呢?”
今天我在樊登老师解读的《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原来爸妈在不知不觉中做对了这些事情~
001 理解
叛逆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而我的爸妈从来不会站在大人的立场看待问题,会给予我们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002 倾听
不随意批判我们的想法,也不给予未经请求的建议,不会把“你应该……”等说教的言论挂在嘴边,忽视我们的感受。
003 避免大喊大叫
大喊大叫→爸妈还爱不爱我?→孤独→恐惧→反正你们也不爱我→叛逆。
印象中我的爸妈从来没有对我们大喊大叫过,反而是低声细语,把我们当成大人一样看待,我们反而更加关注谈话的内容,平等沟通因此也能更好理解。
如何避免大喊大叫呢?可以想象你家正在现场直播,想象最后离别的日子,你是否还是想留给孩子的是大喊大叫的模样?
004 避免权利争夺
“不要强迫孩子去听你的话,孩子反而会听你的话。”而这,源于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005 赞美和鼓励
我的爸妈应该是世界上最不吝啬给予我们赞美和鼓励的人儿了,所以我现在也同样习得了赞美他人,因为我知道这会给他人带来无尽的力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赞美要告诉孩子刚刚做对了什么,为什么是对的,态度真诚,说出事实,并且及时反馈。
最好不要进行物质奖励,小时候,我经常考到班级前几名,但是爸妈从来不会给我物质奖励,也不会告诉我考到第几名就给我什么来诱惑我,或许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爸妈爱的是我们,而不是成绩。
006 用纪律来约束
慈母多败儿,控制型的父母容易教育出叛逆的孩子,纵容型的也不例外。“温柔但是要有边界。”
家庭需要建立制度和纪律,让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挖个坑给自己跳,事先商量好。
比如樊登老师在跟孩子制定玩手机纪律时是这么跟孩子说的:“你很喜欢玩手机是吗?游戏很好玩儿,爸爸也不反对你。但是爸爸告诉你如果你沉迷于玩手机,那么你做事情的注意力和效率都会降低,长此以往,你的一生就毁了。”
孩子若有所思:“那我以后每天就玩五局,玩到五局我就把手机还给你。”达成协议,孩子往往每次都很自觉,有时候甚至都想不起来自己一天可以玩五局游戏,当爸妈注意力不在紧紧地盯着孩子是否又在玩手机,没有对他大吼大叫,其实孩子也会觉得无趣,不会更加敏感。他会去做更有趣的事情。
孩子总会犯错,因为他对世界还处于一个认知的状态。我记得小时候我也会犯错误,但是爸妈会回家再私下批评我:“爸妈还是很爱你的,我们只是不赞同你刚刚的做法。”
007 爸妈很恩爱
夫妻关系远远大于亲子关系,小时候爸妈要是闹不愉快不会在我们面前表露出来,恩爱的夫妻关系才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性格都会极端的原因。
写到这儿,我很感恩自己从小生活在一个很温馨和睦的家庭,也很庆幸遇到通情达理的爸妈,无时无刻无微不至地给予我关怀,一直告诉我,天塌下来还有爸妈顶着,不管世界变得怎么样,他们都会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