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沧桑,穿越历史风烟
风物再现,见证岁月过往
龙泉驿,一条连接古人和来者的心灵密道……
《沧桑古驿》之
客家风云 (文/张永康)
1
“千里荒芜,杂草丛生,十室九空,虎豹横行……”
这是民间文学中,明末清初“天府之国”的荒凉景象。
在成都龙泉驿这块土地上,原住民是蜀王蚕丛后裔,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和长期战乱,致使人口不断减少。秦灭巴蜀后,秦开启了向蜀移民,之后历代经过了八次移民潮。龙泉驿区域历史上生活的民族,大部分都与上述人口迁徙有关。
现在龙泉驿区大兴场的谢家、洛带刘瑾坝子的刘家、同安的罗家就是明代初年时期第一次“湖广填四川”的移民。
谢家的入川始祖谢迎相,是明朝万历年间壬子科翰林,他为了供奉母亲而入蜀做官,被委任四川叙州府官,后来又升任川东道,再后来辞官,落业于当时的成都府简州西北五十里的谢唐沟巡按嘴。
而刘家入川始祖,也在明朝万历年间,从湖广麻城县红豆湾迁移至四川成都府简州河东仁三甲。之后,随着人口增多,多迁出原住地,如今子孙已遍布龙泉驿各个乡镇。
迁徙的移民依然摆脱不了战争的困扰。明末清初,四川战争连年不断,先后经历了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张献忠剿四川、清军入川平叛、吴三桂起兵伐川等战争,加之战后灾害、瘟疫、虎患和地主土匪势力的交相摧残,致民不聊生。
谢家在明末清初,为避祸张献忠,匆忙出逃时遗失族谱。战乱平息后回到谢唐沟定居,后繁衍分支,一支人遂迁到大兴场(现茶店镇)谢家沟定居,并修建谢家祠和谢家雕楼。
战乱造成人口骤减,土地荒芜,清朝廷不得不开始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史称第二次“湖广填四川”。
据《成都通览》记载:“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而其中的客家人,多数是从广东、福建、江西一带移民,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统称“东山客家”。
“东山客家”大致范围是成都市区以东到龙泉山的浅丘低山区域,包括洛带、龙潭寺、石板滩、西河、十陵等客家乡镇,总面积约460平方公里,居住约50万客家人,是我国西部客家人居住最为集中的区域。
2
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构成了四川客家人的主体,龙泉驿区域内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龙泉驿东北部靠龙泉山麓一带。
为了联络乡情,共同缅怀家乡,团结本省力量,维护同乡利益,客家人就建立了自己的同乡会馆。会馆平时作为市场和接待站,也作为解决同乡人内部矛盾和与外乡人之间的矛盾场所。
客家人建立的会馆中,以广东移民建立的南华宫、江西移民建立的万寿宫、福建移民建立的天后宫为代表,其他省的还有湖南和湖北移民建立的禹王宫、北方陕西移民建立的三圣宫、南方贵州移民建立的黔阳宫、云南移民建立的滇南宫等等。
广东会馆 俗称“南华宫”,其名称来源于被称为“南华老祖”的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广东籍客家移民每年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即慧能大师的诞生日和圆寂日都要举行祭祀,称为“春秋二诞”。
洛带广东会馆在上街南侧,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是所有会馆中最为宏伟壮丽的一座,玉皇楼的琉璃瓦十分醒目,为洛带镇标志性建筑,其封火墙建筑风格在四川也绝无仅有。后殿明柱镌刻两副对联:
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
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
江汉几时清,且向新宫倾竹叶;
罗浮何处是,但逢明月问梅花。
“粤王”代指广东旧主,“梅花”暗喻广东梅州,这两副对联都表现出了客家移民浓厚的思乡之情。
江西会馆 俗称“万寿宫”,在洛带镇下街南侧,坐北向南,主体建筑由乐楼、左右厢房、院坝、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式四合院,占地面积1185平方米。该馆整体布局严谨,尤其是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伸出一个小戏台,构思独特,经常被影视界选为拍片场所。馆内有一长联:
日出东山看洛带楼台四面桃花映绿水闻鸡鸣犬吠牛马喧此地恰是武陵胜地;
客来南海兴江西会馆八方贤达话青菜喜果肥花蜜稻麦香这里依稀蓬莱仙家。
湖广会馆 俗称“禹王宫”,在洛带镇下街北侧,坐北朝南,建造者故意将会馆天井的地面提得高于街面一尺多,以利于从石板缝隙间向外排水,后来民间传说成大禹王显圣。馆内有国学大师王叔岷的父亲王耀卿撰写的对联:
传子即传贤天下为公心同尧舜;
治民先治水山川永奠泽重湖湘。
陕西会馆 供奉着“三圣”,即川主李冰、土主冯绲、药王孙思邈,称为“三圣宫”。会馆供奉的塑像也与时俱进,顺势变化,如流行袍哥组织时,会馆的大殿统一都供“关圣帝君”像,挂“文武神圣”的匾。神桌的牌位清朝时期供当朝在位的皇帝——称作“万岁牌”,民国前期改为“中华民国万岁牌”。
龙泉驿区域内的这些会馆大致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移民文化的典型代表。客家会馆中,洛带会馆建筑群保存得较为完好,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客家人聚族而居,讲究祖宗崇拜,比较大的姓氏通常都有自己的祠堂。
祠堂,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中对儒家文化和家风家训传承的最好地方。
最能体现客家文化的是建筑面积达几千平方米的大瓦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祠堂就是“东山大瓦房”,它是居住在成都东山区域的客家人对自己同姓氏大居所的称呼。
东山大瓦房,客家人叫它“太哑屋”,呈“凹”字形,大都是大门朝向东南,以符合“背山面水”和“坐北朝南”的风水格局。
大瓦房主体建筑是并排三道、五道或七道大门,向后三重或四重屋脊,一进屋内有2—3个天井,周围再辅以附房、围墙,加上竹林的掩映和风水树的镇护,给人一种宏大的气势和深不可测的神秘感。
大瓦房大门紧闭后,内部的格局近似且可互通。对全体住户而言,可以形成一个团结和睦、互通有无、其乐融融的小天地。
每年办蒸尝会是大瓦房聚集本族人最多的时候,蒸尝会是传统的春蒸秋尝祭祀活动的简称,民间又称办“清明会”。东山大瓦房的祠祭活动,成为同姓同族客家人联络亲情的纽带、传承家族传统的平台。
现在仍保存完整的有乾隆年间修建的柏合镇钟家大瓦房,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修建的十陵镇朱熹宗祠,黄土镇大同村的张家大院。
东山大瓦房建筑充分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祖宗崇拜”“固守礼节”“酷信风水”“防卫意识”等客家习俗,其历史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弥足珍贵,是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线。
4
东山客家人安定下来后,因地制宜发展了很多有特色的旱地农作物,因其特有的经商天赋,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带。
如三圣乡的时令花卉,往东从洪河、十陵到大面种植的茉莉花,再往东西河、黄土种植的二荆条辣椒和腌制大头菜。
往东到龙泉山,这里是成都传统燃料供应地,同时也是建筑石料的主要供应地。山区适合种植伏季水果,比较出名的是张家湾的桂花梨、肖家湾的白梨、大田坝的李子等。
龙泉驿区近代发展起来的水果业,就是这一商业思维的继承和发展。
5
时光流逝,流不走的是客家人对家乡的执念。
生活在东山地区的客家人,至今仍使用客家话。他们在茶馆里议事或赶集时做生意,都用“土广东话”交流。客家人很注重守住文化的根,在家里不讲客家话就被认为是忘本,有“宁丢祖上田,不忘祖宗言”的家训。
客家话是客家族群最显著的标志,一般以梅州音为正宗,即来自广东、福建、江西的客家人定居东山后,自称是“广东人”。
这个“广东人”即客家人,但内部又再细分福建的“广东人”、江西的“广东人”,讲的都是“广东话”,最后统一成了五华、兴宁音,并世代相传。其中董同龢先生专门著有《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对客家话用国际音标进行了注音。
(董同龢)
东山客家人在统一客家话后,特别注重族群的教化,内部讲究团结,追求客家人价值观的统一。他们不仅把家训写在族谱里、写在祠堂墙壁上,还把它铭刻在村口的碑石上,俨然为村规民约。
在赣粤闽客家地区的其他家谱里的家训中,随意可以阅读到“不学礼,无以立”“明礼义,识纲常”一类训语,倡导人们文明、和谐。
客家人家训非常注重“立身做人”。如罗氏家训“清清白白处世,堂堂正正做人”;叶氏家训“不做亏心事,举目有神明。万事有天理,皇天不负人”;朱熹家训“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等等。
客家话和客家家训一直传袭,百年不变,让客家家风世代相传,影响深远。
6
客家人入驻成都东山,带来了原家乡的民俗,逐渐形成了“五方杂处”的社会形态。
岁时节庆的民俗活动中,舞狮和舞龙是重要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之一。龙泉驿辖区内以大面镇蒋鳌山和原文安镇张仁山的舞狮队最出名。舞龙则是洛带宝胜村“刘家龙”,远近闻名。
刘家龙又称“上川龙”,传承了入川前地道的江西客家舞龙技法。
“刘家龙”按龙的造型分为“火龙”“水龙”“彩龙”“亮龙”;按舞龙的队伍构成又分为男子龙、女子龙和娃娃龙。如今,“刘家龙”已经成为洛带古镇旅游中一张响亮的客家民俗品牌节庆名片。
刘氏有“豢龙世家”和“御龙世家”之称,从江西迁入宝胜村已经沿袭了14代,居住了300余年之久,在洛带舞龙也达300年,保存了较多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
客家婚姻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在保存固有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又与其他族群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与个性的婚嫁习俗文化。旧时客家婚嫁主要程序包括:说媒、合八字、过礼、拜迎嫁祖、哭嫁、上头开脸、迎亲送亲、拦媒谢媒、回马车仪、拜堂、闹房等仪式。
客家葬礼,有自己独特的仪式。他们按照汉族传统,讲究逝者“入土为安”,先是以木棺土葬,客家又称“血葬”。血葬多年后,再请阴阳师推算“捡金”日期,然后由捡金师开棺取骨,按生前部位依次摆于铺有红纸的大竹筛内,再装殓入坛、封坛和重新安葬……这套程序,客家人称之为“捡金葬”。
随着时代发展,客家人的葬礼仪式逐渐简化,但是客家人对祖先崇敬与孝道的情感从未改变。
7
客家人移民东山,也带来了传统的手工艺,并在本地发扬光大。手工艺品,有的用作娱乐之用,有的当成生产、生活或交通工具。
拉响簧 北方称为“抖空竹”,是龙泉东山地区客家人春节最重要的一种娱乐活动,寓意一年有声有响。民间有句俗话:“烧锅的老婆喊买黄糖,调皮的娃娃要买响簧。”
扯响簧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季都可练,老少皆适宜,深受群众欢迎,至今更有发扬光大之势,制作工艺更加讲究,种类更多。
响簧更是当年客家小孩新年最好的玩具。
草编 是东山客家人移民来龙泉驿后的一种生产传承。他们把麦草、稻草加工制成草帽、草鞋、草坐垫、草玩具等工艺品。草编尤其以柏合草编最为著名。
柏合草编的编织工序一般有选草、熏漂、剖草、织编、煮晒、增白、缝制、磨压等,目的是使草编制品光洁、细腻、美观且经久耐用。1953年,当地群众还选了两顶精品草帽献给毛主席。1973年,柏合公社二河大队草帽厂精制草帽六顶,送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出访欧洲。
柏合草编远近闻名,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副业收入来源。柏合草编注重传统美术设计,工艺独特,外形美观,其中最出名的是“柏合草帽”,后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成为皇家贡品,并出口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西欧国家。
鸡公车 也称“独轮车”,是一种木质独轮车,原产于北方,是客家人几次迁徙的主要交通工具。客家人迁徙到东山后,鸡公车驰骋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展示了客家人的精明和灵巧,也吸引着源源不断观光游客。
8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客家人无论迁移到哪里,都要在那里兴办各类学校,让子女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正因由此,客家人中涌现出了很多的名人,如近代的名人王淑岷、刘子华等。
据《简州志》记载,嘉庆二年(1797年),简州在龙泉镇开办凤仪书院,为龙泉驿开办较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小学,也是今天龙泉驿区第一小学的前身,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当年的东山客家人在镇子场(洛带镇)开办了“三乐书屋”,即是今天洛带镇小学的前身。其名来源于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敌,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这所学校一直保持着很强的师资力量,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到成都考中学都很具竞争力。
“三岔出武官,洛带出文人”,洛带在民国初年仍然健在的文人中,有举人7人,其中文举人有徐发金、李先衢、戴洪章、刘相卿、刘贵文;有武举人2人,即何月成、张斌廷。还有秀才9人。
在“尚文”传统熏陶和书院培养下,客家自然人才辈出。如今,“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这句口号更是响亮世界,究其背后是因为东山客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9
客家人移民到东山地区,不仅使当地生产迅速恢复,而且引进了很多物种和生产技术,也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生产理念,为当地的经济复苏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客家人带来了诸如红薯、玉米、南瓜、番茄、土豆、洋白菜、四季豆等粮食蔬菜作物物种,以及这些物种的生产技术。
客家人还把原产于国外的烟草、柠檬和产于福建、广东的广柑、橘子、甘蔗、柚子、桂圆、荔枝、黄麻、木棉等经济作物带入当地,极大地改善和优化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使本来贫瘠的荒野之地很快成为物产丰富的富庶之地。
客家人来到东山,带动了地方工商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客家人巫作江,原名昌,字洪昌,巫氏家族在洛带的主要创业人,清朝时期水井坊酒厂掌门人,乾隆时成都东门首富。乾隆皇帝鉴于他在商界的影响和为地方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封他为奉直大夫,还亲笔题赠“巫氏大夫第”金字横匾。
客家人聚居中的东山五场,特别是镇子场,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成为最繁荣的集镇。酿豆腐、盐焗鸡、烟熏鹅、九斗碗、客家伤心粉等客家特色菜肴丰富了当地的餐饮文化。
梅县、兴宁、五华等地的客家人迁入洛带后,又带来了每年春季办灯展的习俗,不久风行巴蜀大地,后来演变成远近闻名的成都青羊宫灯会和自贡市恐龙灯会。
客家人在龙泉驿聚居生活、繁衍发展,这既是人口的融合,也是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四川地区清代以来经济文化的复苏和发展,让天府之国变得越来越富饶美丽!
【作者简介】
张永康,笔名蜀国立秋。策划师,作家、诗人、编剧。系《剧本春秋》杂志主编、《西南作家》杂志副主编、《天下云山》公众平台主编、西南影视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四川微电影副会长兼编剧委员会秘书长、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秘书长、四川文艺传播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曾任内江市作协理事、川威集团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成都市龙泉驿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发表诗歌、散文、小说300余万字,纪实文学100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心狱解码》、《绝地》。与人合著长篇小说《革命理想高于天》《商宇》《天路》等。
天下云山
★精英作家 ★精创佳作★精彩阅读
栖息灵魂的净地!1000余名作家共同打造!
合作纸刊:《西南文学》《剧本春秋》《云山文学》
平台关注:tianxiayunshan。
平台主编:四川作家张永康(蜀国立秋)。
定期向国内大刊推荐“天下云山”文学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