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8年9月17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345篇。
《终身成长》这样的书,因为紧贴社会现实,因而,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把他所叙内容跟现实进行比对着来读,比对着读后,会发现自己的种种不足,因而会在现实生活中有意去运用。也由此,这种应用心理学和应用哲学型的书籍如果能这样去读,一定能带给读者极其深刻的思想领悟并且对现实带来看得见的改变。
这样的阅读,便是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的阅读。便是把知识转变成智慧型的阅读。如果我们的阅读都是这种模式的,世上便没有"书呆子"一说了。因为所谓书呆子,是只知从"读"中去获取并累积知识而不知在现实生活中去"用"这些知识。这样,头脑里的知识只是一个个单独的节点,知识与知识之间没有形成链接,知识与现实之间也是脱节的。用这种方式阅读获取的知识,很可能只是我们拿来炫耀的人前谈资或获取学历学位的资本,而失去了阅读本身必有的真正的含义。因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链接和碰撞会转变成智慧,知识与现实连接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运用后便也形成智慧。可以说,这是智慧的两种最重要的来源。
正因为,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头脑里总是出现一幅又一幅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我才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周围的朋友此前种种用固定型思维模式思考的情形,因而感觉到惶恐不安,深感必须加以改变。但有时又发现自己有时确实是在不自觉的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在进行思考的,这时我便有如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为自己的成长开心,并因懂得了深层的理论根据而有了更多坚持下去的动力。
这就是阅读一本好书带给人从思想到现实的种种改变。正因为有这样的好书,我们的思想才不会出现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而然会出现的不可救药的老朽和固化,可以让思想永远年轻。我们的人生才可以不断前进,我们自己才能随着时光流逝而越来越优秀。
所以,正像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言:“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正因如此,他曾对学校下过一个这样的定义:“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学校了。”
下面我想具体谈谈《终身成长》一书是如何让我跟现实进行比对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的。
一、育儿领域
作为一个八岁孩子的家长,一路伴随孩子成长,孩子从幼儿园到现在小学三年级,我经常跟孩子同学的家长打交道;作为一个上千人的书店团队管理者,我需要经常解答团队成员的育儿困惑;作为警院教师和指导员,我体会到了大学生的家长们的各种心态;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我更是直接深入了解到家长们的各种理念;去各个幼儿园中小学做讲座时,现场的家长朋友们经常提的各种问题……这一切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如果一个家长经常使用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自己会多么焦虑,并且,毫无疑问的,他们的孩子也会跟着焦虑甚至深受其害。
那么,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家长在育儿方面究竟有些什么样的理念和表现呢?
从心理方面说,最主要的心理表现就是焦虑:深刻的、无所不在的、无时不有的焦虑感吞噬着他们,指导着他们的每一个行为和每一句话,破坏着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让"代沟"变得深不可测。
从这个心理出发而导致的行为和语言大致有如下表现:
1 拼命让孩子在小时候学各种才艺,恨不能让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北大毕业的研究生妈妈,给孩子做的各种安排,让我触目惊心。小孩子周末学舞蹈、钢琴、画画、跆拳道、英语、奥数、各种球类运动……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超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段是属于自己的。我的朋友圈里,也随时可见孩子一个周末没有时间自由玩耍和自由支配时段的案例,这似乎不是少数,而是绝大多数。
为什么要让孩子小时候拼命学这么多东西呢?
因为,这些家长受到市面上一些错误的育儿观念的影响,强调孩子学习各种特长的"敏感期",生怕孩子一旦错过了敏感期,就再学不会这些东西了。
当然,敏感期理论本身没有错。但,首先,这个敏感期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其次,这并不是说,孩子错过了敏感期就再也学不会那些才艺特长了。具有成长思维模式的家长持有相反的观点,他们知道,任何人的大脑终生都是在发展的,只不过童年期发展的更快一些。但,只要后天努力,大脑可以从出生开始一直在发展。就像智力可以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一样。流体智力是一辈子不断发展的。
所以,抱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在让孩子学特长和才艺方面,跟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家长是完全不同的。他们也会让孩子学一些特长,但不急于一时,他们努力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某一两件事情去做。
他们知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里蕴含着的童年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的理念是个伪命题。因为,孩子的起跑线并不是固定在童年期的,任何一个人生的时间段,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都可以出发,哪怕是六十岁、八十岁。
君不见,美国著名的摩西奶奶,就是70多岁开始转行学绘画,80岁时才成为著名的画家的。而台湾有一个叫赵慕鹤的老人,现年106岁了,还在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准备再报一个清华的博士班。他是75岁时决定去欧洲穷游。86岁时和孙子一起报考大学,87岁那年成为一名大学生,96岁时成为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的研究生。
摩西奶奶和赵慕鹤这样的人,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人生,永远在不断前行,永远在向未知的领域出发。他们勇于接受挑战,不害怕风险。
2 极端看重分数和成绩。认为一考定终身。如果孩子一次考试失败尤其是高考失败,就认为孩子完蛋了;于是对孩子失去信心,甚至冷嘲热讽。
君不见,中国社会现在对于分数是有多么重视,中国的基础教育,完全是围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运行的。而高考,又完全是按照分数来选拔的。我们并不否认高考这一人才选拔机制的优点。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分数之外的操作能力、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人品、性情、情商、逆商、社交商等分数外无法显现的东西,并不能囊括其中。所以,这就是一切围绕分数转的不足之处。
抱持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家长,从小就会念叨分数的重要。他们把分数看得至高无上。哪怕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期末考试考得好,有各种奖励;考得不好,就是棍棒伺候。我曾见过有家长跟我说,孩子小学二年级期末考试,家长竟然在家里紧张得不知该干什么好。而她的那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竟然在考试时手一直在抖。很显然,是家长的焦虑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孩子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才有这样的表现的。
至于高考时,家长们焦虑成什么样,相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城市家长,大部分在孩子高中时会选择陪读。竟有因为青蛙呱呱叫影响孩子复习功课而撒药弄死一池青蛙的,有孩子高考时家长连几里外的车子不准同行和鸣喇叭的;还有孩子高考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去世甚至妈妈爸爸不幸去世而不通知孩子的……
由此可见,在中国家长眼里,高考有多重要。分数有多重要。这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家长必然抱持的理念。因为,他们会认为高考考上北大清华,人生从此一片光明;倘若孩子考上的是个二本三本甚至专科,孩子的人生便从此渺无希望,甚至彻底完蛋了。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当然也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他们是不慌不忙的。他们不会拼命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不会为孩子上个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焦虑不安彻夜不眠。他们淡定得多。如果孩子考试失败,他们会鼓励孩子:没事,人生是场马拉松,高考失败不算什么的,人生,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跌倒了爬起来,重新出发。而所谓成功的人生,一定是一辈子持续不断努力的人生。而不仅仅是青少年期努力。
他们,孩子一时考试失败了不着急,考得好了也不洋洋得意。
在这一方面,我自认为自己可以算得上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记得暑假在青岛时,雅贝贝从海边玩疯了回酒店,在路上,她问我:妈妈,你这个暑假带我到处玩,是因为我期末考试考得好的原因吗?
我微笑:不,跟你的考试成绩毫无关系。不管你期末考试成绩如何,妈妈都会这样做。考了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是一样的。
孩子说:可是我们班有同学因为期末没考好,不但被骂,还连爸爸妈妈早就答应的去旅游的计划都取消了。
孩子自然不会明白,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家长在行为和语言上会有多么巨大的差异。
3 极端焦虑和暴躁,缺乏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前面分析过,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是非常焦虑的。而焦虑,自然导致暴躁。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耐心等待孩子成长。他们惯常说的话是"快点儿","你怎么这么拖拉,以后可怎么办?"他们忍不住要在孩子五岁时还给孩子喂饭、六岁了还给孩子穿衣、十岁了还不让孩子洗碗拖地、十二岁了还帮孩子整理书包和房间、孩子上大学了还想着要陪读……
因为,他们的逻辑是:他自己吃饭太慢了,还会弄得到处都是;他自己洗碗洗不干净;他穿衣服浪费时间;他整理房间耽误学习……而我帮孩子做这些事情,一下子就搞定了。
可是,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是有不一样的表现的。他会在一岁时耐心教导孩子怎么自己吃饭,然后,孩子可能确实有一段时间用手抓饭、把饭撒的到处都是、弄脏衣服,但,给孩子时间,他会成长。他会在孩子四五岁时让孩子洗碗洗袜子;在孩子八岁时让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因为他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他耐心等待着孩子从一次次的挫败中学会新技能,培养新能力。他相信,孩子此刻不会,但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一定会的。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让我印象极端深刻的事情。
曾经有一次跟一帮熟人聊天。中间有人表扬我们家小姑娘现在洗碗洗短裤袜子有模有样。我就说到孩子小时候做家务的必要性。可是,有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的家长立即斩钉截铁地说:殷老师,我觉得你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我是绝不会让我们家姑娘自己洗短裤的。
"哦?为什么呀?"我表示疑惑。
"因为,我们家的是女孩子,内衣裤的卫生太重要了。我给她洗内衣裤都是放在水龙头底下直接用水冲着洗的。这样才能洗干净啊。"
我一时无语。也不想多言。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改变她们的观点难于上青天。还是不要多费口舌了吧。
"难道,你可以学会在水龙头底下直接用水冲洗干净衣裤,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就不可以学会吗?难道,你是天生就会这样做吗?你的这项技能不是在后天学会的吗?"我很想这样问问她。
当然,我们在孩子五岁时不让孩子洗碗拖地,八岁时还不让孩子自己洗衣十岁时不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十二岁时不让孩子做饭,他们很可能,到二十二岁时依然不会洗衣做饭,三十岁时依然有厨房恐惧症,于是,巨婴就是这么来的,啃老族就是这么来的。
4
经常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不相信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变得优秀。让孩子承受特别大的压力。以至于"别人家的孩子"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梦魇。
这其实也是因为,他们以孩子一时的、此刻表现来判定孩子,以孩子一时的成功为永远的成功,一时的失败为永远的失败。
还因为,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另一个错误观点:把失败这样一种行为(孩子做这件事失败了)上升为一种身份(孩子是个失败者)。一旦认定孩子是个失败者,他们自然不能忍受。于是,就经常那别人家的孩子来说事。希望以此来激励孩子,但实际上,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5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爱",这个条件就是"孩子的成功"。
正因为这样看重孩子一时的成功,所以,他们以孩子为生活的重心,全家围绕孩子转。尤其是妈妈,几乎没有自我,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亲子关系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关系——"共生关系"。
因为家长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所以,他们觉得自己三十岁了,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了,唯一的希望就在孩子身上。所以,他们自己的人生可能停滞不前,而拼命让孩子成长。期待孩子的成功可以摆脱自己人生失败的阴影。
一旦觉得自己的人生再无成功的可能,他们把人生成功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人生便不堪重负,因为,每一个人是只能背负自己的人生前行的。而这种思维模式下的家长,跟孩子行成的畸形的共生关系,会让孩子心理出现各种问题甚至为此而出现自残自杀的现象。孩子潜意识里会感觉,父母对自己的爱不是真正的爱,那只是他们爱自己,所以,这种表面上深沉的父爱母爱,孩子感受到的只是窒息和痛苦。而不被自己父母爱的感觉,足以让一个孩子丧失前进甚至生存的勇气。
在这方面,作为一个从业十年的咨询师,我可以举出无数的案例。曾有几个二十来岁的来访者在我的咨询室讲到他们的父母时痛哭流涕,其中有人是这样愤怒地跟我说的:老师,我一想起我妈妈,我就想自己跳江自杀,让她后半生全部生活在痛苦中。
这些来访者都有一些共同点:家长独生子女,母亲是全职主妇。对他们管理控制得特别严格。成绩一定要拔尖,时时要向她们汇报一切情况,必须要绝对听话。一旦不听话,父母便觉得天塌下来了……孩子,没有自我,没有独立的意志,没有做决定的权利。他们的母爱,其实是一种控制。所以,来访者想要通过残害甚至放弃自己生命的形式来摆脱这种可怕的共生关系,寻求自我的独立。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一定会把人生的希望放在自己身上。他们和孩子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并肩前行的战友关系。他们拥有独立的人生。他们有自己人生的规划。这样的家长,自己努力上进。而孩子,也会从家长身上看到努力上进的榜样,孩子也跟着前进。于是,整个家庭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不知不觉,码字整整一个下午。而对文章的深度思考,则是一整天。对于《终身成长》这本书带给我在育儿领域的思考,基本做了一个总结和概述。
总起来说,做一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家长更简单更省事,但对孩子的成长帮助不大。做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是不容易的。但,又是必须的。
愿读了此文的家长朋友,都能从中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让我们一起,做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