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然后让自己沉静于那种柔软的悲哀里,黑暗阴晦,虚无幻灭,沉浊如铅。一颗心究竟要经历怎样的兵荒马乱,才会出现这么沉重的幻灭感,才能带着绝望和委屈不停的的重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但松子其实是没有生活的人,她对人类生活是迷惑不解的,她不懂别人,也不懂世界。从童年开始她就被她父亲的笑容拘囿。她与别人无从交谈,该说什么,该怎么说,她都不知道。所以她才会莫名其妙的替自己的学生顶了罪。越是不懂,就会越是乱想,越想就越是困惑,最终的下场就是被“唯有自己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孤独和恐惧牢牢的抓住。
正是因为孤独,所以倾向毁灭,自我的毁灭。
正是因为恐惧,所以讨好,卑贱的讨好。
从童年开始,松子就是讨好卖乖的孩子。为了博得父亲的一笑,不停的嘟嘴,竟形成了在别人生气的时候嘟嘴的习惯。然而越是讨好,就越是孤独;越是讨好,就越是迷失于生活,迷失于自我。正如三岛由纪夫在自杀前对他母亲说:“回想我所活过的其中二十五年,那空虚感至今仍令我讶异,我几乎可以说没有活过,不过是捏着鼻子穿越这一切。”她习惯于将自己的情绪深深的藏起来,最终失去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变成一个“人类的扮演者”。甚至连自杀都要选择玉川上水(太宰治和情人山崎富荣殉情的地点),以便能扮演“太宰治转世(八女川)的女人”。
在这种无我的利他主义中,松子以其极度的善良和单纯打动了观众。这种单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反抗的善良;二纯真无暇的信赖之心。然而,极致的无私同样是极致的自私。不反抗,因为她害怕反抗会在自己和对方的心中产生裂缝,但同时也是因为她的恐惧和软弱,她害怕生活秩序被打乱;她单纯的信赖,因为她根本无力、也不愿意组织自己的生活,不愿意面对孤独,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她歌唱的很好,也会理发,怎么会沦落到在一间村屋吃完睡睡完吃的境遇?
有人说,她只是一个不断寻求爱而不得最后于人世失望追求虚无的可怜女人,但是一个浮于人世边缘,“失去人的资格”的人又怎么可能得到爱呢?所以,她最终还是堕落为“上帝”,以自己的整个人生来坚持、为自己的信仰(只要不是一个人就好)献祭,但是这种包含着巨大牺牲的、神圣的爱并不是谁都能坦然的接受,所以龙洋一走了,她又成为一个人。
人需要孤独,以便清楚认识真实的自我。而对于一个人最绝望的事情莫过于孤独的时候发现没有自我,这样也就会出现最不可忍受的生活:没有激情,无所事事,没有消遣,也无所用心。
松子不停的寻找生活,又在寻找本身中失去自我。这就是找寻人格的现世孤独。她所有的不幸都源于她的罪恶,她的罪恶就是她“讨好式”的恩德,她“讨好式”的恩德就是她“自我人格”的找寻,她“自我人格”的找寻就是她的迷失,她的迷失就是她的罪恶。
最后,她极其意外的死于中学生的棍棒之下。或者以这样一种最最无辜的方式死去,才是对这种孤独最好的成全吧。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很抱歉,我没法理解世界;很抱歉,我不能让你们喜欢;很抱歉,我曾因软弱而妥协;很抱歉,我没能守护自己的亲人,反因爱伤害爱我的人;很抱歉,我没法安排自己的生活;很抱歉,我没法安抚自己的内心;很抱歉,我生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