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那些事——
关于夏朝记载最多的就是“太康失国,少康中兴”。
相传从禹的儿子启开始,就有些荒废朝政了。启之后太康为王,被有穷的后羿夺了国,但是王位还在。后羿又被寒浞所灭。寒浞的两个儿子一个浇,一个豷。太康之后传位为仲康,仲康传位给相,被浇所灭。相的儿子为少康,经过一番卧薪尝胆灭了浇。少康的儿子杼灭了豷。这时,有穷的靡灭了寒浞。
从此纷乱的时代由少康开始逐步稳定下来,有着“少康中兴”的说法。
根据此次事件中出现的地名,可以判断出夏最早在苏北鲁南一带,迁往安徽西部,后往西北迁,到河南一带。
商的祖先契,最早在蕃一带,为今天山东。
直到成汤,有八迁的说法。才到亳。成汤最早在河南北部,后来南下去攻打桀,而桀往东南方向跑了,是不是意味着当时西边一带还没有开辟出来。
根据商王朝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认为和后来的鲁国、吴国的传位方式一致,由此推断商朝受东边文化影响较深,主要位于河南黄河两岸地区。
夏朝的存在,至今仍缺失一些有力证据,证明夏的发展演变,只能从历史资料和考古发掘中去填补。而商的资料相对比夏要丰富得多,甲骨文的发现,让商不再是一个迷,而是更具体形象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樟树吴城商代遗址的出现,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证明了在长江以南也有商文化的因素,甚至在吴城早期大多数均为商文化影响,随着本地文化的逐步渗透,在吴城后期地方文化才逐步凸显。加之,盘龙城、三星堆等商代遗址的发掘,将商文化的区域逐步扩大,甚至将商人活动的范围在一步步准确化。
期待进一步的考古成果,让夏商周不在是“雾里看花”的模样。
周的始祖为弃,最早就在陕西一带。一直到武王伐纣,才开始由西向东的征伐过程。
有意思的是,周发源于西方,最后政局不稳时,周平王没有选择回到大本营西边,而是东迁。是否证明了周人自西向东对东方的征伐是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