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文适合孩子全年龄段的家庭教育;
2、“亲密育儿法”是培养孩子积极价值观和通用能力的最佳方法;
3、我们所说的价值观包括:
(1)孩子的性格,积极乐观;
(2)心理健康;
(3)自信等特质
不知道宝爸宝妈们是否听过“亲密育儿”这个短词,“亲密育儿”这种照料宝宝的风格最有可能激发孩子和父母天性中最好的一面。
1980年,比尔医生和玛莎创造了“亲密育儿”这个词,强调从孩子出生起,就尊重和发展与孩子之间联系的一种育儿哲学。
而“亲密育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在你宝宝出生时,你必须靠自己的基本直觉来照顾孩子,亲密育儿法就是你直觉想到的东西。
在亲密育儿中,还有一种神奇的关系叫“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指的是宝宝和妈妈的一种依恋关系。
母亲通过育儿成长成为真正的母亲,孩子则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生存所基本的、必要的人格和能力,是一种母子心灵共同成长的系统。
而为了达到这一个目的,母子通过共同进行的活动而结成的关系被成为亲密关系。
父母如果有积极的抚养行为和正确的亲密方式,会使宝宝更亲近父母,为今后理想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下“育儿7B法则”,父母们可以依靠手头的资源做到最好,有朝一日,你的孩子会感谢你。
1. 与宝宝建立最初的联系
宝宝诞生之初的那几周是敏感时期,在此期间,你和宝宝将开始奠定你们母子关系的基调。
尽可能多的和宝宝肌肤相亲、眼神交流,哪怕健康问题可能打扰到这样的亲密时刻。
记住,你是宝宝医疗团队中最重要的部分。
2.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不仅能给孩子提供最天然的乳品,也能教会你读懂孩子。
哺乳的肌肤相亲和眼神交流能让你和孩子的联系更加亲密。
哺乳这一举动本身也会为你们奠定一生的关系——妈妈是抚慰者,也是深受信任的源泉。
3. “父亲照料”
建议父亲尽可能的参与新生儿首次检查。研究发现,把婴儿系带挂在爸爸身上,让他把孩子舒服的抱在怀里,被抱着的宝宝有更多时间处于“安静机警”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的宝宝通过周围环境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也最容易接受你与他的互动。
爸爸们照料孩子可以增进父子的亲密关系,这种“照料”指的是安抚,不光是哺乳。
4. 与孩子一起睡觉
美国儿科学会(APP)推荐让婴儿与母亲睡同一个房间,这是为了夜间的亲密接触。
夜间的亲密时间总是短暂的,但母亲对孩子的爱、时时刻刻的贴身关怀将伴随他的一生。
5. 信任宝宝的啼哭
孩子的哭声是他的语言,请好好倾听。孩子啼哭是为了交流,而非操纵。
研究发现,用亲密育儿法养育的孩子很少哭,就算是难缠的时候,哭声也不会尖锐恼人。
所以,爸爸妈妈们在孩子啼哭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不耐烦或是发脾气,请好好听他们诉说。
6.当心“过来人”
总有些“过来人”喋喋不休地向你传授他们训练宝宝的心得:“给他安排个时间表...”“别总抱着孩子,会把他宠坏”,要帮助宝宝适应你的生活方式。
久而久之,你不再相信自己能够读懂宝宝的暗示并作出反应,取而代之的是一板一眼遵从别人的摆布来抚养自己的孩子。
长此以往,宝宝将不再相信自己的暗示能够被母亲领会。
7.控制亲密的范围
“宝宝太需要我了,我连吃饭洗澡的时间都没有”,生活中,经常听到妈妈们这么吐槽到。
适当剂量的药可以治病,过量却可能有害,如同药剂一般,过度的亲密育儿也会有害,你过度地为宝宝付出的时候,很容易忽视就的需求和婚姻。
所以,妈妈与宝宝的接触也要控制度。
“育儿7B法则”宝爸宝妈们学会了吗?新生儿的照料总是让人精疲力尽的,但是,看到宝宝健康成长,快乐总比疲累来得多。
注:本文整理自《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是一本关于儿童健康的综合指南,以全面、可信、易于理解、可操作性强而著称。4位医学博士,医疗实践总计超过60年,从新生儿到青春期,全面关照孩子的健康。
孩子长大啦
关注孩子素质教育
微信公众号:孩子长大啦
整理关于孩子通用能力(沟通、情商等)、价值观养成育儿理念,帮助爸妈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