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迈进简书大门的时候,好多人都是激情满怀,热血沸腾,以为写文章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一定能够坚持日更挑战365天,可是,人要生活、工作、挣钱、养家、照顾老人小孩,所以一天之中能挤出读书、写文章的时间很少很少,偶尔挑灯夜战,挺刺激的,一直这样下去,身体也受不了。再坚强不屈的勇士,也抵制不住时间的无情考验。慌的力不从心,忙的手忙脚乱,累得晕头转向,你还能写出什么样新鲜动人的文章来,干脆睡一觉,清醒一下脑子吧,迷迷糊糊醒来,日更便错过了。当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别人已经按了回车键,一切从零开始,如此反复几次,日更信心也没有了,所以日更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并且保证有旺盛的精力。
写文章,一篇、两篇很精彩,不是很难;十篇二十篇很出色,还可以;一直这样写下去,天天如此,要拿出丰富多彩的文章是不容易的。是不是写到一定程度就人去楼空,没有什么可写了?像奔跑的汽车,走一段路程,需要及时加油,增加能量,如果忘记了,车就停了下来。而知识缺少了就得读书,及时充电,吸取各种营养,增添新鲜的血液。写文章必须与阅读同时进行,相互补充,相伴而行。文章不是你想写了就能写出来的,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没有长期雄厚的阅读积累,拼凑出来的东西是枯燥无味的。当腹中无物、越写越累、心灰意冷的时候,就此搁笔就不言而喻了。日更一间断,从终点回到了起点,再重新起步就心有不甘,因此日更必须有丰富多彩的知识能量。
小时候我是一个不爱多说话的孩子,父母挺不喜欢我这样的人。我喜欢看书,爱书如命,用过的书总是保存的很好,常常拿出来翻阅,在父母眼里看书是无用的,浪费劳动时间。我善于思考问题,想象力丰富,通常能把生活中平凡的琐事,经过夸张想象的艺术加工,就可变成生动有趣的故事。高中的时候,我养成了每天记日记的习惯,一直坚持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中间才有所间断。笔记本,堆起来像一座小山,盛满了整整一大箱。阅读,我从来没有停止,我边读边记录读书笔记,又存了一大箱子心灵感应的东西;看报纸粘贴了许多剪报,一摞一摞的,比书还丰富。这些素材都是我写文章灵感的源泉和无穷的动力。
我喜欢读书,读书成了我的兴趣。读书,我开心、兴奋、激动,它让我驾驭着想象的翅膀天南海北到处飞翔,让我深刻体会到人世间的温情冷暖、荣辱沉浮,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亲情、友情、爱情能融化一切恩恩怨怨,能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光辉灿烂。最重要的一点,我学会了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正确地表达人们丰富多彩内心世界的方法。
在日更的路上,兴奋是随时可见的。每写出一篇文章,就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觉。简友们认真地阅读,内心有所感悟,就毫不犹豫地点赞,这大大鼓舞了我的写作劲头;有的好友,从内心深处写出恰到好处、指点迷津的中肯点评,使我激动万分、兴奋不已更增添了,我写好每一篇文章的愿望和勇气。坚持日更一次也不能少,而我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也有累得不知所措的时候,于是日更期间,我停止了自己喜欢的唱歌聚会活动,专心致志地写文章,歌友们不知缘由,感到莫名其妙,而我深知,有一得必有失一失,人不能十全十美。
从2020年1月10日开始,我进入简书日更挑战,本以为在过寒假期间尝试一下这美好的愿望,不曾想,疫情爆发,无意中给了我充足的写作时间。我开足马力一路奔跑,取得了日更100天的徽章;接着又快马加鞭,向日更200天靠近。苦肯定是有的,苦中有乐,乐趣远远淹没了微不足道的不愉快。我不想中途败下阵来,我要看看我日更365天以后的自己。有时,我在想,也许我的能力不是很强,而是我善于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没有疫情几个月的长假,工作家庭各种繁忙的事物会冲断我坚持不懈的日更。很幸运,这段时间,我始终如一没有丝毫松懈走了过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开学以后,即使工作再紧张繁忙,我也总能见缝插针,随时随地挤出时间,写出生活中一篇篇非常满意的文章。
暑假前,学校领导找我谈话,表扬我的简书写得最好,并且及时为学校写出了许多令人满意的精彩报道,大家一致称赞我是学校的宣传部长,默默无闻的发光发热,不求回报。我笑了笑,感谢领导明亮的眼睛,能看到我做的一切,这是我的兴趣和爱好,和回报没有关系,我写了,心里就感到舒服满足,所以我一直愉快地写着我的快乐,幸福的感受着我的幸福。现在终于迎来了200天日更的到来,200天过后,还有一个月的假期,我正在积蓄力量,厚积薄发,一往无前地向365天日更挑战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