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腊月十五的话》:

《写在腊月十五的话》:

也不知哪一年的哪一天,孔老夫子望着奔腾澎湃直向东流的大江,生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叹世间万物都是因果,惟有时间永恒亘古不变。

唐人刘希夷也赋诗《代悲白头翁》,叹息时光荏苒,“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今天,甲辰龍年腊月十五,又到了岁末年终,又要过年了。

与去年相比,这过去的龍年,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的是,看上去一切照旧,每天日升月恒,接送小麦兜上幼儿园。不同的是,小麦兜长了一岁,暑假后要上小学,而我将跨入七十周岁,板板正正的古稀老翁也!

岁月,以相同的方式经过每个人,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经过岁月。当我们感叹自己又老了一岁的时候,更应该感恩自己又平安度过了一年。

人间朝暮,岁月缠绵。

起落之间是生活,柴米油盐是日子。

烟火人间,红尘三千。你与我,品着二分甜,冲淡八分苦。有钱有闲也好,无钱操劳也罢,有什么能力就过什么日子,勿急勿燥,勿怨勿闹。

我们总是说后来、后来,如何、如何;其实,自己却常常会行差踏错而不自觉,步步错、步步悟,边悟边错,边错边悟。

这一生,许多无法言喻的苦闷与不甘,谁又不曾有过?只是,后来,再后来,然后就没有后来了[呲牙]。

如今,自己不再说苦,也不再说悔,只会说自己已经习惯了。人生如此,悔之晚矣,悔之何必?

俱往矣,往事清零,旧人、旧事皆已过往,毋须再提,毋须介意。

人生,最好的作品就是自己,即使无人欣赏,也要独自芬芳。

对自己要随性,对他人要随缘。走自己的路,念别人的好,修自己的心。

看淡生活中的不完美,宽容生命中的不如意。在生活中,自己要经常记得对自己说:“我依然年轻,我依然活力四射”。因为,心若年轻,岁月则不会老;有活力,就不会“被衰老!”。

凡事,淡然处之,不拘小节,不为琐事所累,不为情绪所困。当内心归于平静,外界的喧嚣亦随之沉寂,

你我此生最佳的引路人,正是那个豁达向上的自己[呲牙][玫瑰]

怎么样,如此说,明白了吧?[呲牙]

仔细想想,我等已是古稀之年,平生其实已无别念。那些高大上、伟光正的东西,那些道德制高点的言论,说起来也只一笑而过。

自此以后,要对自己好一些,

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比如,我想吃红烧猪大肠,于是乎,昨天上午从盒马鲜生超市买了一公斤猪大肠。素来不下厨的我,挽起袖子,亲自动手,反覆清洗的干干净净。中午红烧猪大肠,其味道之鲜美,崔晓晨和小麦兜父子俩赞不绝口![玫瑰][微笑]

这一吃,吃出了洒脱,吃出了幸福。

这一吃,享受了美味,吃出了年味[玫瑰][强][呲牙]

人生若此,夫复何求?[玫瑰][呲牙]

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想说点什么,但思绪翻涌苦无佳句,遂重发去年腊月十五日旧作《过年》,与大家分享。祝福大家一顺百顺事事顺,顺风顺水顺财神[玫瑰][强][微笑]新春快乐,发达发展,健康平安,阖家团圆!

2025年元月14日、甲辰龍年腊月15日6:06分,于沪上虹悦湾

附《过年》

(去年腊月十五日旧作,无一字增减)

关于过年这个话题,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极尽文彩,诗词歌赋,评书演义,精心描述年的味道,真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

我却以为,在灿若繁星的诗词歌赋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的"元日”诗,最有人间烟火味,也最能将年的味道说出来。

大家且看《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知不觉间,2023年已翻篇,2024年的春节正向人间走来。又过了一年,又长了一岁。今年是农历龍年,待到农历五月十九日,我就年满六十九岁,按照老的说法,我已经跨入古稀之年,标标准准的七十老翁矣!

老就老呗,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值得伤感的。只要心态好,拿得起,放得下,纵然八十岁、九十岁了,又待如何?

只要好好活着,日子就得过下去,生活还得继续,太阳每天仍然按步就班的升起来,落下去,这年还要过,还要过得好好的!

记得小时候特别盼着过年,因为,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食物。

那个时候,父亲在乡镇工作。每到大年腊月十五日前后,父亲会买来一套猪的头蹄心肝肚肠,价钱只三、四角钱一斤,比猪肉便宜一半。母亲通常会忙上大半天,仔细的清理干净,拌上名种调料,然后上锅大火加工煮熟。那个香啊,馋得我哈喇子直往下流!

母亲烹饪技术是一流的,会用面粉加工成各种好吃的点心,什么京菓棒,羊角蜜,面叶子。白面不够了,母亲会油炸山芋干,山芋面饼,一样的好吃。

最难忘的是,母亲用猪头肉和萝卜丁、黄豆放在一起加工的肉羹,放在一隻铜盆中,凝固成肉块,每顿饭时切下一块,食之,口中余味无穷!

后来当兵到了部队,过年仍然是自己的最愛。那个时候,部队的伙食费是每人每天0、45元。如果连队的小生产菜种得好,猪养的好,那么伙食就会好,会保证每两天能吃一次肉。

部队每年的八一建軍节和春节两大节日,尤其是春节,伙食会非常的丰盛!

记得春节时有红烧肉吃,有大肉丸子吃,我们这一帮如狼似虎的年轻小伙子,可以甩开嘴巴可劲的吃!还能分到一碗“封缸酒",(产自金坛县、丹阳县)。

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也算是吃过不少的好東西,但是我仍然坚定的认为,当年,部队伙房大锅里烧出来的红烧肉、大肉丸子最好吃,无可比拟!

再后来,我退伍返乡,工作、单位、社会、家庭,又有了孩子。负担重,收入低,各种应酬来往多,于是,就不怎么盼着过年了。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时光荏苒,星月轮转。许多年过来了,如今怎么不知不觉间又盼着过年了。我喜欢热闹,喜欢花钱,喜欢团圆,喜欢看着孩子们吃肉吃得净碗、光盘!

妙成居士笑我矫情,说当下社会重功利,过年,其实就是过关。

我说,实则不然。人生如书,一年一章,每章365页,每页都是剧情,翻开是故事,合上是回忆。过年,不只是一家老少聚在家里大鱼大肉、大快朵颐,不只是走亲访友谈天说地,不只是炫耀显摆为了功利。

过年,重要的是体味那浓郁的化不开的亲情、友情、乡情!更重要的是,为生计奔波一年劳碌、走南闯北的一家老少的团聚!

我的好友、上海继高影视中心董事长宋继高先生,对于过年是这样说的:"无论是以前在上海,还是现在在苏州,每年,我,从不在城里过年,都是回到乡下农村,借此感受越来越稀薄的年味。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回去,听听乡音,看看乡情,祭祭祖宗,认认见面不识的东家孙子,西家孙女,还有一些远在外地求学的莘莘学子。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宋继高先生文章著作等身,事业发展风生水起,其旗下集团有多家文化产业企业。

然而,宋先生首先是文化人,其次才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古人说,谦谦君子,温暖如玉,大概就是指的是宋继高先生这样的人吧。

宋继高兄还说:“记忆中,故乡的年味曾是那样的浓许多儿时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

小年夜之前,乡亲们就在开始忙碌,心绪、情绪就在向过年收拢,爷爷、奶奶聚在一起,都在掐着指头数,还有几天孙子、孙女们就要回来过年了,父亲母亲们也都在巴望远在他乡的儿女们早一点过来。

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说不清道不明的隐隐的欢快之中。乡亲们的脚步是欢快的,说话的声音是朗朗的,平日里常常听到的那些不太吉利的话听不到了。

随着走向年的脚步越近,人们内心越发的敬畏。敬畏神灵、敬畏祖宗、敬畏大年"。

年,已悄然向我们走来。不知不觉间,十五天后,充满希望的龍腾之年,将闪耀降临在这烟火人间!

如宋继高兄所言,我们敬畏大年,敬畏祖先,敬畏老天!

我们祈盼团圆,祈盼丰年!

我们还要祈盼上天赐予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很简单,有时候只须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能让人温暖到心底。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不再刻意取悦围观者的这一天,那就是2024年1月25日、农历腊月15日的今天。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2024年新春佳节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欢聚,就是中华民族十四亿人的大团圆!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

年年好过年年过,

岁岁平安岁岁安。

2024年1月25日、农历腊月15曰晨6:06分,于沪上虹悦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