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沐阳,见字如面~
今天我们分享一下生命体征评估。
一、什么是生命体征评估
生命体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是用来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可靠指标,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是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
二、一般范围
1.体温
正常口腔温度为36.3~37.2℃,腋下温度比口腔低0.2~0.4℃,直肠温度比口腔高0.5℃左右。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2.脉搏
成人每分钟60~100次。女性稍快于男性,儿童快于成人。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3.呼吸
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呼吸率与脉率之比约为1:4。正常人的呼吸幅度应是深浅适度。
4.血压
正常成人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脉压为30~40mmHg。在40岁以后,收缩压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新生儿收缩压为50~60mmHg,舒张压为30~40mmHg。
5.正常瞳孔
在一般光线下直径为2~4mm,两侧等圆、等大。瞳孔反射有对光反射、集合反射。
三、异常表现
1.体温的异常
①体温升高
低热:口腔温度在37.5~37.9℃;
中等热:口腔温度在38.0~38.9℃;
高热:口腔温度在39.0~41.0℃;超高热:口腔温度在41.0℃。
体温升高多见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支气管肺炎、脑炎、疟疾、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暑、流感以及外伤感染等。
②体温低于正常
见于休克、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甲状腺功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在低温环境中暴露过久等。
2.脉搏的异常
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称为短绌脉。脉搏消失(即无脉):多见于重度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重度昏迷患者等。
3.血压的异常
血压(指肱动脉压)是衡量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正常值下限(80/60mmHg)时,应考虑可能为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心肌梗死、心脏衰竭、急性心包填塞等。当高血压脑病或颅内压增高时,血压常在200/120mmHg以上。
如出现高血压,但其他脏器无症状,属原发性高血压病;如由肾血管疾病、肾炎、肾上腺皮质肿瘤、颅内压增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高钠血症、饮酒、吸烟等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病。
临界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160mmHg,舒张压90~95mmHg而言的。
低血压:是指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多见于休克、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严重脱水、心力衰竭、低钠血症等。
4.呼吸的异常
①呼吸增快(>24次/分):正常人见于情绪激动、运动、进食、气温增高。
异常者见于高热、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呼吸减慢(<10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麻醉剂、镇静剂使用过量,胸膜炎等。
②呼吸深度的改变:深而大的呼吸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时的酸中毒;呼吸浅见于药物使用过量、肺气肿、电解质紊乱等。
③呼吸节律的改变:
潮式呼吸:见于重症脑缺氧、缺血,严重心脏病,尿毒症晚期等患者。
点头样呼吸:见于濒死状态。
间歇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剧烈疼痛时。
叹气样呼吸:见于神经症、精神紧张患忧郁症的患者。
正常人的呼吸幅度应是深浅适度。
5.瞳孔
正常瞳孔在一般光线下直径为2~4mm,两侧等圆、等大。吗啡、有机磷和水合氯醛等中毒时,瞳孔缩小;麻黄碱、阿托品等中毒时,瞳孔散大;脑肿瘤或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疾病,双侧瞳孔大小不等。而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是病危濒死的征象。瞳孔反射有对光反射、集合反射。在病理情况下,大脑功能障碍可使集合反射迟钝或消失。中脑病损时,对光反射障碍而集合反射正常。
6.角膜反射
指角膜受刺激,引起眨眼的一种反射,主要反映脑桥的功能状态。患者垂危时,角膜反射减弱,病变已侵犯脑桥,即将侵犯延髓,为生命临终的预兆。
四、测量方法
1.体温测量方法
测量时间一般为5~10分钟,腋下测量时间长些。
①口测法
先用75%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患者和婴幼儿。
嘱患者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②腋测法
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千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用上臂将体温表夹紧,嘱患者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③肛测法
多用于昏迷患者或小儿。患者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2.脉搏的计数法
①直接测法
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先让患者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检查者将右手示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患者手腕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清楚感到动脉搏动为宜,数一分钟的脉搏数。在桡动脉不便测脉搏时,也可采用以下动脉:颈动脉位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肱动脉位于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股动脉位于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一个强大的搏动点。
②间接测法
用脉搏描记仪和血压脉搏监护仪等测量。具体使用方法参看仪器说明书脉搏的计数法。
3.呼吸计数法
呼吸的计数可观察患者胸腹部的起伏次数,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数1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是多少次即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4.血压测量法
①直接测量法
经皮穿刺将导管由周围动脉送至主动脉,导管末端接监护测压系统,显示血压值,属有创测量法。
②间接测量法
即袖带加压法,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计分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该测量法简便易行,但易受外界影响。
五、注意事项
1、一旦遇到患者,首先应作生命体征检查。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
2、应全面了解生命体征的意义、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救治。
3、急救人员对生命体征认真观察,迅速做出正确判断,有利于发现疾病的危重程度和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
生命体征的观察内容: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深浅;脉搏的强弱、节律;血压的高低,脉压的变化;皮肤的色泽、温度等。如果有条件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心律、心脏功能、血氧饱和度、血压。如有呼吸变慢,不齐,出现潮式呼吸或三凹征;脉搏缓慢,细弱;血压增高或降低、脉压增大等情况,提示病情危重,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4、急救处置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病情的变化,所以必须态度认真、方法正确、操作规范、关心患者,冷静、沉着、迅速地采取急救措施。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欢迎指正、补充、留言、探讨~
编辑|沐阳同学
视图|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寄语|感谢关注、转发、点赞,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