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演示
运行环境
硬件:安卓手机(带NFC功能)、NFC标签
权限:ROOT
App:Tasker、NFC Tools - Pro Edition、NFC Tasks、印象笔记
实现原理
NFC感应触发→执行Tasker任务→打开intent
灵感来源
这套方案是从张小龙的演讲中得到的灵感。
张小龙在首次向外界介绍小程序的时候,大概说了这些话,未来的社会,可能我们的主力计算设备不再是手机,譬如是增强现实眼镜,我们带上眼镜后,看到某个实体物品上有个标记,就像在电脑游戏上看到NPC头上有个感叹号,就知道有任务,把目光聚焦在这个物品上,物品会自动显示出相关的信息。
所以微信要做小程序,手机的摄像头就像未来的眼镜,小程序码就像物品上的虚拟标记,用相机一扫小程序码,就可以立刻打开一个页面,甚至能进行简单交互,而且不用等待下载安装,即点即用。
从张小龙幻想的未来世界和微信小程序方案,我总结出几个关键点:
1. 一台计算设备;
2. 一个具有行为号召性且能引发联动的标记;
3. 用于承载信息和交互的界面。
类比
我这套方案中,
1. 计算设备是手机;
2. 具有行为号召的标记是贴了“拿手机靠近感应”这个图案的NFC标签;
3. 承载信息和交互界面的是印象笔记的某一篇笔记。
比较
受限于设备硬件,微信为了尽可能普及小程序,采用了摄像头扫描而不是NFC感应。但如果受众的手机都具备NFC功能,其实使用起来更合乎直觉,操作体验更好。
在家中,当我看到一个“拿手机靠近感应”的图案时,只需要拿出手机、解锁、靠过去,就能弹出印象笔记界面。
作用
这么做最终能够达到:用印象笔记为任意实体物品做备注。
这个作用对我自己来说很重要。
譬如我可以把它贴到家里的微波炉上,每次要热一些常吃的食品时,不用模模糊糊设一个时间,把这些提前记进某一篇笔记,每一次加热食品时,把手机靠过去,在笔记里看,一目了然。
我发现很多印象笔记的用户,会记一些跟现实物品有关联的笔记,比如某台电器的操作指南,比如某个物品的商品说明。但平常大家记完之后,再次要用,就得打开软件进行搜索。这样的话,这篇笔记和这个现实物品之间的关联性就太弱了,属于弱连接。使用者也会担心会不会将来有一天忘了自己曾写过这篇笔记。
直接在物品旁贴个NFC标签,想要看笔记的时候,直接把手机无脑靠过去,马上就能自动打开。这样关联性就比较强,而且标签上的图案很显眼,使得用户不会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