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是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伴随着清脆的啼哭,宣告我们与这个世界正式见面。从一个弱小的婴儿到身心强健的大人,我们会遭受很多生活的历练,也难免有一些伤痛。我们追求美好、追求幸福、追求如意顺遂的日子,总是逃避这些看似会造成伤害的行为。 但事实上,恰恰是生活中受伤的地方,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反弹力量,让我们变得更强。
我有一段不太美好的童年时光,小的时候,家徒四壁,父母白手起家,可偏偏妈妈不擅长照顾家庭,爸爸很早开始酗酒,让我们的家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善,整个家庭氛围也非常的不好。爸爸的酒话、妈妈的抱怨吵闹和我的沉默形成鲜明的对比。每年过年对别人家来说是喜事,在我们家却是忧虑的事,我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家人吃团年饭,爸爸喝醉了,跟外公起了冲突,把桌子掀翻了,外公拿着刀去砍他,他无所顾忌,还让我也喝一杯,当时我不喝,被他一杯酒给倒在脸上。年龄小,对大人的世界无力,唯一强一点的就是学习成绩了。这个恐怕是我那个阶段唯一感受到有点成就感的事。那个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确实比其他孩子看起来更懂事,我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后来考上了大学。
大学二年级那一年,也是过年,爸爸任然是喝醉了,小时候我干预不了,长大了,可能稍微感到自己能做点什么,我特别想跟他好好交流,让他不要再这样了。可是面对他一套一套的歪理,不管我怎么说,他都油盐不进的时候,我真的崩溃了,再也忍不住,在大年三十痛哭一场。妈妈总是给我说,不要听他说的、不要理他、让他去吧。
回想那些时候,我其实非常害怕父母去学校参加家长会、怕同学知道我有那样一个爸爸,那样一个家庭,我在父母的恩情和个人的自尊上纠结,很长一段时间都放不下。
但庆幸的是,这些经历,让我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发现自我的成长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自己的选择和努力;那些负面的评价,如果自己不在意,将不会形成伤害。我不再去劝爸爸妈妈了,而是接纳他们的状态,理解他们的感受,对他们的需要做力所能及的辅助。
所以,直到现在,尽管后面还是会遇到生活中的困难和工作中的难处,但我对负面的、消极的事情已经能够产生强大的免疫力,能在困难中找到方向、方法、和一种向上的力量。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是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正如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