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辩学体系、印度因明逻辑、欧洲希腊形式逻辑并称为世界三大传统逻辑。
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不仅来自于它所服务的对象,更来自于它背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从它产生到今天,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古希腊,就各自独立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逻辑学说,分别是古代中国的名辩之学、古代印度的因明之学、古代希腊的逻辑学。
其中,古希腊的逻辑学最为系统,在世界逻辑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最深。
逻辑学发源地之一:
古代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诸侯林立。各诸侯国为了强国图治,广招贤士,由此产生了一批古代思想家。
他们提出了各种论证伦理经济学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争辩之风导致对甄辩方法的研究,产生了先秦名辩学说,也就是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
主要内容表现在惠施、公孙龙、墨子、荀子、韩非等人的著述中,这些学者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产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讲到中国古代逻辑发展史,特别要谈两个人、两本著作。
它们分别是
墨家的著作《墨经》;
荀子的著作《正名篇》;
这两部著作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的贡献最为卓越。
先秦的逻辑思维意识,集中于墨派著作《莫辨六篇》中。
梁启超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进行研究后提出,《墨经》殆世界最古名学书之一。
其著作《梁启超论诸子百家》,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墨家的逻辑学。
在梁启超看来:“论理学为一切学问之母。以后无论做何种学问,总不要抛弃论理精神。那么,真的知识,自然日日加深了。”
1917年,胡适的《先秦名学史》,对中国逻辑学史进行系统梳理。
逻辑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胡适有着比较中肯的意见。
胡适说:“近代中国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曾极大的受害于没有适当的逻辑方法。”
《墨经》,为什么在中国逻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墨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以名举定,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所谓“名”,相当于概念;
所谓“辞”,相当于命题;
所谓“说”,相当于推理。
概念、命题、推理,这三个形式逻辑的基本要素,尽显其中。
概念用来反映事物,命题用来表达思想认识,推理用来推导事物的因果联系,这是古代中国名辩理论对概念、命题、推理的本质,所作出的、最为精辟的说明。
《墨经》里还有这样一句话,“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
就是说,在一个命题之中,是牛,或是非牛,这两个论述,这两个判断,不可能同时成立,必然有一个是假的。这阐述了矛盾律的基本思想。
墨家,尤其善于使用类比推理,如关于名的分类思想、划分原则,关于固、理、类三物所构成的“三物论释”,这些丰富的哲学辩证思想,是中国逻辑史上最光辉而又值得骄傲的一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哲学辩论学者。
如公元前200多年,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说。
他说 “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故日,”白马非马“。
将其整理成三段论,黄马(黑马)是马,白马不是黄马(黑马),所以白马不是马。
这个三段论里,有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信息。
在这个推理之中,两个前提都是真的。黄马,黑马,自然是马。而白马,自然也不是黄马黑马。在前提为真的情况下,居然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白马非马。
公孙龙还有一些著名的逻辑论,比如说“狗非犬”、“孤驹未尝有母”、“火不热”、“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中国古代比较完整的名辩学体系,在概念、命题、推理、论证这些思维形式和规律方面,具有相当丰富、相当系统化的思想和理论,使中国逻辑思想和理论达到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高峰。
印度因明逻辑、欧洲希腊逻辑学都有运算公式。中国古代逻辑则以墨家为代表,以矛盾统一为起点的辨证体系。从而形成中国早期的辩证逻辑思想。
逻辑学发源地之二:古代印度
逻辑学发源地之二: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逻辑学主要是正理论和因明学。古印度逻辑学起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盛行的辩论术,这与中国非常的相似。
以婆罗门的正理论和佛教的因明说为代表。其中,因明是佛家逻辑的专指。
因,指的是推理依据;
明,指的是知识和智慧;
因明,是古代印度关于推理、论证的学说。
翻开逻辑思维发展史的历史长卷,在古印度能够代表逻辑学思想的,有一系列著作。
例如:
日本陈那著《因明证理门论》;
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政理论》;
在这些著作中,作者们研究了推理和论证的方法,形成了古印度所特有的逻辑理论和体系。
遗憾的是,陈那的作品今已失散,现能看到的关于陈那的这些著作,大多源于藏传佛教文本。
陈那,提出了三支论式。
每一个推理形式,都是由 “宗、因、喻” 这三部分组成。
宗 ,相当于三段论的结论;。
因,相当于三段论的小前提;
喻,相当于三段论的大前提。
举例说明,一支论式的推理过程。
首先:
宗,结论说“此山有火”。山上着火了。
因,有个前提,山上有烟。
那么,我们要把烟和火,这两件似乎并不相干的事情搭建起联系,构成推理。
喻,分固喻、异喻。
固喻为,凡有烟的地方皆有火,比如厨房;
异喻为,凡无烟的地方都无火,如湖泊。
通过上例,可以看到古印度的三支论式。它虽然和今天的三段论有所不同,但在推理形式上则基本一致。
在逻辑学发展历史进程中,一方面,由于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在逻辑学史上有所中断,因此没有进入到世界逻辑主流。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所推崇的通融之学,讲究融会贯通的学科体系。因此,没有将 “逻辑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离出来,系统化。
因此,古代中国、古代印度,无缘于逻辑学诞生地之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