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是统编教材六年级第三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是对三、四、五年级“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这三个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和提升,体现了语文要素安排的系统性和发展性。
《竹节人》是儿童文学作家范锡林的一篇散文,课文通过“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后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这篇精读课文与普通精读课文本在文本结构编排上又有所不同:课前导读——直接给出了三个阅读任务明晰阅读目的。课后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为完成任务你是怎样阅读的,并给出了三个阅读方法的示例。希望学生有意识的根据不同的闭悦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按照明确阅读目的——带着目的阅读——提取过关键信息——完成阅读任务的流程,读完相关段落后,小组合作,完成了“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
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依然按照上面的阅读流程,明确阅读任务是体会乐趣,接着带着这一目的关注相关内容,然后学生自主阅读、勾画关键词句、批注,最后交流。
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这个任务因为是关注叙事的内容,所以就不需要提取关键信息,而是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而这部分内容最有趣的是老师的态度变化和我们的心情变化,阅读时要关注这一部分的内容。
三个阅读任务完成后,回顾了一下阅读的过程中用到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