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思想价值观几十年几乎没变,观察他们和妞妞之间的互动以及「教育」,就好比从第三方的角度回看了当年他们怎么一步步「教育」我,一点点抽丝剥茧的倒推出我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比如,他们推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要开始学会自立,要靠自己的力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要躺在父辈的财富上。逻辑通顺,道理没错,我也一直信誓旦旦的奉行着,很多年都没觉得有任何问题,直到这几年,渐渐觉得哪里不对,因为正确的道理被惨淡的现实冲刷的苍白无力。
比如,他们退休之后,几乎大部分断绝和老同事的来往,也几乎没几个能说话的朋友,每天大部分时间基本很少人与人的面对面沟通交流,除了他俩自己。然后一个看电视一个看电脑,社交圈除了极少数2~3个亲戚,或者广场舞友,基本封闭。失去了社会角色,没有正式的社交以及朋友圈,自我的价值感也一点点流失,主动刻意衣着潦草,不修边幅,还以此为傲。他们很不以为然,觉得这样才是符合年龄该做的事,不知道是不是这么想会觉得心安。
一切从退休开始,很多40~50年代的人退休后可能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状态。我在此不想扩大讨论,回到自立的话题,觉得严重被片面理解了。
『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事情,不给别人添麻烦』。可是很多事全靠自己的力量未必可以完成,相互合作可能事半功倍、达到共赢。社会、人群都是一张网,也不可能一直不麻烦别人,过分刻意划分界限「不麻烦」,也隔绝了与人互动的可能性。心理学上分析,不给别人添麻烦其实有个潜台词:别人也请别来麻烦我,因为我不给你们添麻烦,这样下去,人人都是孤岛,没有联结。所以,如果一直片面的看这俩句话,而不做任何辩证衍生的理解,结果是:确实很独立,因为孤岛没有社交网。
『不要躺在父辈的财富上』,我不止一次的写进小学和中学的作文。但是,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后面呢?躺着成天享乐?还是躺着继承了财富以及与之共存的责任,以至于难以拒绝?Old money在中国还太少,大部分都是new money,能意识到继承财富也等同承担责任的少之又少,自然这句话大多数情况被片面理解为负面含义。有点财富的父辈们,不少也是吃过苦才获得财富,也深知不能娇纵下一代,所以即使有了金领的收入,可能还会逼子女过蓝领的生活,甚至可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许想让下一代复制一下他们曾经的经历,才觉得是「锻炼」。只能说是格局所限,教育和培养人的思想、方式跟不上美好的希望。如果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下一代,老实说,浪费了多少宝贵时光,和顿悟的机会。我直到34岁才深深的体会到这一点,只能自己给自己「再教育」。
总体概括,自己父母的信条基本是:独立、极少朋友以及社交、半封闭—— 不借力,硬碰硬。最极端的一点,冬天被子冰冷也要用自己的体温一点点捂热被窝,顶多用个小热水袋,而不用电热毯事先烘暖被子。
与之相反的是,处处借力。比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凭关系获得XXX。之前在我心里,这些全是被否定的,但是现在仔细想想能借他人之力为己用,也挺高明啊!我想借的时候很少成功过,要么自己硬来,要么放弃。而会借力的人,在人际交往、社交关系上,常常比我擅长多了。这些人若一次俩次借力成功可能有运气,但一直可以处处借力,除了真有真才实学,应该是另外一种软技能:与人互动、相互麻烦、相互帮助、加深关系、交叉互动、连接成更大更多的人际圈——更多更长久的借力。当然,一定不是光动嘴皮,本身也是有价值可以帮到人,也可以被借力。
这应该才是群居物种的正常社会结构吧。想到理财中APM ( another people's money) 是种常见合理的策略。
反思我自己,除了同事,朋友很少,仅有的几个沟通也很有限。而且几乎每次毕业,几乎就和以前的绝大多数同学不再联系。每次工作换部门或者变动,就和之前的同事、业务伙伴不再联系。记得我还曾经为自己这种定期「清空」「删除」联系人的做法感到酷,年少无知啊!
2019年的任务清单加一个:每个月认识一个新朋友,并保持规律的、有质量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