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先入为主,提前判断。请给孩子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空间。
身为父母的我们,已经有了多年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系统,但很难说,我们的价值观就一定是“对”的。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同性恋难以理解,但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更宽容的认为这是别人自己的事。我们能尊重同龄人不同的价值观,但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本能的权利感,总是不自觉的想帮孩子树立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真的能做这样绝对的划分吗?聪明的妈妈要了解,孩子只有超越我们的视野才能去往更远的未来,所以相信自然赋予孩子的天生慧眼吧,放下多年来固定的价值观念,尊重孩子的大部分决定。
宁宁三岁后,有时候喜欢自己做点什么事情,比如摆弄玩具或者画画,有时候自己把丝巾在身上裹来裹去,一玩就是好久。在家里,我忙我的,她玩她的。有时候我发现她没穿拖鞋,担心她光脚在地板上来回走会着凉,就会提醒下“宁宁,怎么不穿拖鞋呀?”但她不回答我,明明听见了也不回答,在另一个房间继续自己玩东西。
做妈妈的就是这样,因为担心常常焦虑,不由得又提醒了两三次,还是得不到回答,就有些生气了,忍不住要提高嗓门。这时,宁宁自己走了出来,找到拖鞋穿上,说:“我刚才给娃娃穿衣服呢,给娃娃穿完就出来穿鞋了,你老是说什么说。”被三岁的孩子呛一句,什么感觉,我于是反省下自己,穿鞋不穿鞋是她自己的事,冷不冷她自己也有感觉,我说第一次的时候她就听到了,但她在做自己的事。
其实我只要说完就可以了,不必再三说,她听着会反感,而且她在开始听到的时候已经做了信息处理,要给娃娃穿好衣服再给自己穿鞋,而迫不及待的妈妈却把自己的话当圣旨,强求孩子立刻放下手上的一切事情,马上执行妈妈的命令,大人也不会愿意这样被打断,何况孩子呢?
仔细想想我后来要发火的原因,不就是想当然的觉得“孩子故意不搭理我”吗?她并不是故意不搭理我,而是她正在做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妈妈也该尊重孩子的观点和选择啊。下次,再有类似问题,我就只说一次,然后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给她时间处理信息,做出反应,而不再强求“必须”“马上”“礼貌”“教养”这些风马牛的东西。
有一次带宁宁去爷爷家住,正好小姑子带着儿子明明回娘家来,比宁宁小几个月,两个孩子一起玩的很开心。后来明明小便,被宁宁看到了小雀雀,宁宁笑嘻嘻的告诉我,我也笑嘻嘻的回应了她:“是啊,弟弟是男孩,男孩都有小雀雀的”。宁宁听了我的话,立刻问:“那爸爸是男孩吗?”我只好实话实说:“是的,爸爸是男孩”,宁宁追问:“那爸爸也有小雀雀吧?”我说:“男孩们都有的,爸爸当然也有。妈妈和你一样,妈妈没有,男孩有男孩的好处,女孩有女孩的好处,是吧?”宁宁说:“女孩能穿漂亮裙子,能梳辫子带发卡。”我赶快附议:“当然了,看妈妈的头发多长多漂亮”。
我并不觉得这个事情有什么好害羞好责备的,反而是个教育性别差异的机会。如果做家长的以成人观念来半开玩笑的笑话孩子,孩子可能会误认为这是多让人害羞的事,甚至是丢人的。我们放下偏见,保持价值中立,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让孩子表达出真实的自我和见解,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有利。
身为父母的我们,已经有了很多自己难以觉察的价值偏见,或者说自成体系的价值逻辑,我们可能认为发呆的样子好傻,也很浪费时间。可是有的孩子很喜欢发呆,发呆的时候可能脑子里在天马行空,也可能什么都没想,看着头顶上的一朵云,能发呆其实也是幸福的事,自我放松,停下来观察,寻找美丽,也给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电视节目里播放过一个真实案例,孩子在总喜欢拿别的小朋友的东西,妈妈觉得这简直是个超级罪恶的坏习惯,不立即严厉制止的话,孩子将来不是要变成小偷了吗?但任凭她如何严厉管教,孩子还是依旧拿小朋友的东西,还从家里拿父母的钱买零食和玩具。
无计可施的妈妈最后求助心理专家,结果经过分析,妈妈明白了是自己内心对偷窃这个概念的过分敏感导致了她对孩子行为的主观曲解,再加上严厉处罚反而强化了孩子的不自觉行为。如果妈妈能分析下原因,耐心的倾听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可能解决起来就是另外一种有效路径了。
比如:“宝贝,这个玩具是别的小朋友借给你玩的吗?那你对小朋友说谢谢了吗?你也带一个玩具去给小朋友玩好不好?”“宝贝,如果你有很多钱,你最想买什么东西呢?妈妈想给你买一双新鞋子,可是抽屉里的钱找不到了,帮妈妈想想好吗?是不是宝宝帮妈妈收拾了啊?”“宝贝,如果有小朋友拿走了你的玩具,却忘了告诉你,你会生气吗?那么你玩别的小朋友的东西,也要告诉人家一声,对不对?”不要随便说:“你怎么能偷东西呢?这是多么坏的习惯啊,小心警察把你抓走!小偷人人都讨厌,你可真让我没面子。”
主观投射还是价值中立,我们过分关注孩子的某方面可能来自我们自己在某方面的缺憾和焦虑,主观投射往往制造太多的偏见和想当然,不利孩子的心理健康,还是尽量保持价值中立,如同看落日朝阳一样看待孩子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做出建议及引导更恰当。
如果孩子放学回来说,今天在幼儿园看见了飞翔的猫,做妈妈的会怎么回答呢?告诉孩子猫是根本不会飞的?质问孩子为什么说谎?还是一笑了之不以为然?如果我们能蹲下身,问问孩子,猫是怎么飞的,用翅膀还是用尾巴,飞的多高多远,也许得到更深入的答案,可能是一只猫从一棵树跳到另一个地方,孩子觉得猫很像飞过去的;也许是一个玩具猫,上发条带翅膀的;也许只是孩子的天真的想像;这不是谎言,是想像力,是创造性,是孩子内心的快乐。孩子急于和妈妈分享快乐,如果被妈妈泼冷水甚至责备说谎,那么孩子还能讲出绘声绘色的故事吗?还能满心快乐的思维驰骋吗?还能画出带翅膀的猫吗?
当我们在更多的时候保持价值中立,才能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让他们坦率的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我们也会如同发现宝藏一样,重拾纯真美好和不受羁绊的自由思维。我们当然也更希望孩子们长大后成为少有偏见的人,懂得欣赏的人,能发挥主观能动的富有创造力的人。
也许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在后来的教养过程中接受了太多的束缚,终于成了社会机器制造下的工业产品,失去了自由的灵性和天才想像力。身为成人的我们,经时间和经验确立的价值体系未必就无懈可击,何妨和孩子一起重新审视下这个不断变化着的世界。
所以,我通常选择相信孩子的话,至少那是来自她的感觉和当前的认知逻辑,不必急于纠正,年龄大些他们自然会知道,会区分想像和现实。但我不想过早的用现实的条框捆绑了孩子的思想,因为纯真快乐是多么珍贵的礼物。
(感谢关注并支持原创,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