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应变6.5
今天应该第二卷和第三卷,看样子我要托一点后腿了。今晚读完了第一卷。感觉还不错。
“我们不仅厌恶压力,也不理解压力,殊不知,彻底消除波动和变化只会危害生命、生活、科学和智慧。
每当我想到美国高中年龄段以上的人口中有1/10的人在服用某种抗抑郁药,如百忧解,我就会感到万分愤怒和沮丧。确实,当你经历情绪波动的时候,你还得找出理由解释为何不服用某些药物。当然,在严重的病理情况下,你确实需要服药,但我的情绪、悲伤,突如其来的焦虑,实际上是智慧的第二来源——甚至是第一来源。天一下雨我就变得倦怠无力,随着雨点开始敲击窗户,奏出魏尔伦笔下秋天的《哽咽》时,我就更容易陷入冥想,写作速度越来越慢。有时,我会陷入诗意的忧郁状态,用葡萄牙语说就是saudade,或者土耳其语huzun。而其他的日子里,我则更积极,更有活力——我会少写作,多走路,做做其他事情,与研究人员争论,回复电子邮件,在黑板上画图表。我是不是也该变成毫无情绪困扰的蔬菜或快乐的白痴?”
当看到作者写下雨天情绪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不就是跟大自然的共时吗?生物就应该顺应大自然,这样的情绪流动也应该被允许。看见自己的情绪是怎样的,允许它来,允许它走,减少对所有情绪的苛责。
就像孩子长到稍微大一点的时候,碰上难过的事情,我们总会教他说:要坚强,要坚强,不要哭。可是他的哭正是他情绪的宣泄,他自己允许自己这样的情绪自然流出。大人往往就会打断他哭,不允许这样的情绪宣泄,久而久之,孩子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样的情绪。
所以我们会看见,现在有很多人,看不见自己的情绪,不允许自己的情绪流动,或者不愿意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的原生家庭造成的。所以反过头来,我们又用小时候经历过的事情来“控制”我们的孩子,反反复复。
其实控制这个词本身就不好,会有点压抑。控制就是没有办法好好接纳。接纳不了别人就是接纳不了自己。那就保持边界,保持边界,保持边界。
“对机遇的秘密渴望
这让我们看到了随机性的本质。如果你不是一台洗衣机或一座布谷鸟钟,换句话说,如果你还活着,你的内心深处就会喜欢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和混乱。
随机性会给人以一种浮想联翩的感觉。我们喜欢温和的(以及高度文明的)博弈世界,从博彩体育,到下一次拉斯韦加斯之行中,屏住呼吸掷色子。”
塔勒布究竟有多喜欢冒险,就有多喜欢准确抓住机遇。所以他才能一次又一次看准,稳赢。
有人说成功就是坚持再坚持,道理是对的。但是方法不对坚持再久都没用。好像一个烂土豆,你就算米其林主厨,坚持再久也没有办法变出美味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的描述脆弱性、错误和反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当你脆弱的时候,你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尽量减少变化——因为变化往往弊大于利。这就是为什么脆弱的事物需要明确的预测方法。反过来说,预测体系带来的只能是脆弱性。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认为大多数结果都会对你有利,那么你就具有反脆弱性。
另外,如果能够理性地进行试错,将错误当作一种信息源,那么,试错过程中出现的随即要素其实并没有那么随机。如果每次试错都能让你了解到什么是行不通,渐渐地,你就接近有效的解决方案了——这样,每一次努力都变得更有价值,更像是一笔支出而非一个错误。当然,在此过程中你将不断有所新发现。”
哈哈,看完以后第一次觉得好懂我,不,我能懂。外人看来,我试错成本特别高,好像每次尝试总是觉得不对。那就是真的不对。要把错误当成信息源而非错误本身。那么每一次的尝试,都将更接近你想要的答案。
我们从一个个小错误中吸取经验,复盘。从大错误中引导,避免更大的灾难。福岛核危机就是最强有利的说明。错误的发生,避免了后面更大的灾难,若没有福岛事件,那灾难可能是全球性的。就如现在的疫情……全世界人民都在为当初的大意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