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书却收获甚微?那是因为你存在这个问题…

文| 菈妈原创

(本文参与优享话题夺宝,话题“阅读思考”)

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看了很多书,获得的知识却不多”,点赞最多的回答只有区区十二个字“不总结、不反思、不对比、不质疑”

这十二个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在阅读上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完一本书用不了多久就会忘,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看了跟没看差不多。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这个知识点好像似曾相识,在哪里看过呢,就是想不起来;又或者一本书翻了几页,觉得好像跟别的书差不多,就不愿再继续看下去了。这都是因为我们的阅读方法出了错。

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是想放松一下而已,看个杂志和小说,这本身就是娱乐,我从来没想过要从中获得什么知识点。

这无可厚非。普通人也许只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他们看完的动力是为了知道最后的大结局是什么。但对于写作者爱好者来说,他们不但会学习优秀小说的框架结构,还会仔细品味优秀文章的遣词造句,追求自己更高层次的质变。

最后,普通人还在不停地追畅销书,而写作爱好者则可能已经成为了畅销书的作者。对待阅读的不同方式,成就了不同的结果。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需要阅读大量的工具和认知类书籍,如果看了跟没看一样,我们为什么还要花费这个时间去学习呢?

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自己阅读上的缺点,并且改正它,这样阅读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那么,阅读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不算是枉读了一本书呢

首先,要培养自己总结和对比的能力。比如:教别人快速阅读类的书籍有非常多,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本?它的特点是什么,与其他书籍对比有什么特色?如果你看完一本书能回答清楚这几个问题,那么,这本书就算没白看。起码,你已经记住了中心思想和大概内容。

其次,要多进行自我反思。认知类的书籍就是要带给我们全新的知识,有的可能是我们以前并不知道的,;有的则可能是我们一直对之有误解的。不管如何,我们只有多思考,才能够把一本书吃透嚼碎。经过了大脑加工的内容,才能记得牢靠。

再次,不妨试试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法来加深记忆。每读完一本书,可以做读书笔记、写书评、写共读稿和说书稿,相同题材的书籍还可以列书单。倒不是说每看完一本书就要写这么多,只要完成一样,那么这本书给你的印象就完全不一样了。

被动的接收是最容易忘的,而经过加工,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之后,这本书在你的大脑里就刻下了深深地烙印。那是你自己的感想和见解,谁也无法取代。

总之,我们需要的不是流于表面的现象,而是要深挖它们背后的规律和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多动脑,把书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打卡,公交,稀饭,外卖。住在不到五十平的出租屋里,勾勒着以后的种种美好。 很抱歉的是,卡耐基说过的人最幸福的...
    谢小谢的日常阅读 1,787评论 0 1
  • 诗意人生 文/蓝凤蝶 春天里 我觅到一粒种子 把希望深深埋入家乡的泥土 没多久 它就勇敢地破土而出 像个战士 迎风...
    蓝凤蝶阅读 1,118评论 0 0
  • 观影完《霸王别姬》,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那似柔还刚,既回眸一笑百媚生又铁骨铮铮分直曲的“虞姬”程蝶衣。 然而让我印象...
    化浊阅读 5,239评论 0 5
  • 前天看了晓玉剖白自己的文章,今天又看到小鱼儿用几千字剖白自己。并且在文中提到她无法像我一样一直保持正能量,每天如同...
    莞尔的人生阅读 3,987评论 2 6
  • 1. 最近发现一个想象:做教练时,我可以全然地运用教练所学,全然地关注客户,有意识地运用深度聆听,...
    Catherine_晓岭教练阅读 4,581评论 1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