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李昌镐的《不得贪胜》,这是一本李昌镐讲述自己成为围棋国手一路走来的经历和感悟。
从他的经历中,我却看到童年对塑造一个人的重要性。那些运动员、围棋国手、名人是天生就拥有异于常人的天赋吗?其实不然,就像爱因斯坦说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一个孩子成才与否,重点在于父母的引导与培养呀!
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电视上一直反复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父亲总是忙于工作,错过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的重要时刻,广告的最后孩子呐喊到: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多么写实的广告,戳中了多少家庭的痛处。为了生存,爸爸总是扮演那个忙于工作,没办法陪伴孩子的角色,可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就不再有了,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又能有多快乐?
李昌镐的父亲却不同于一般的父亲,他虽然不善言辞,性格木讷,但他的内心情感丰富,充满温情,他懂得应该给予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所以他尽最大的努力去贴近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心中所想。他陪伴孩子,与他们一起玩摔跤,一起到游戏厅游戏,让孩子心中慢慢萌发对胜利的渴望。他是孩子们强有力的后盾,更是孩子们的好朋友。
妈妈,不要把你的梦想强加在我的身上
父母似乎对自己未实现的童年梦想总是念念不忘,于是,孩子便成为他们弥补自己心中缺憾的工具。以前自己想成为钢琴家,就逼迫孩子去学钢琴,孩子学得苦不堪言,父母也跟着着急上火。更有一些父母因为隔壁邻居家或者亲戚家的孩子舞蹈考级已经过了好几级,面对他们的炫耀,父母也不甘示弱,不管孩子喜欢与否,不管孩子适合与否,舞蹈培训班便成了孩子的归宿。
或许李昌镐很幸运,母亲刚好没有这样未完成的梦;或许是因为李昌镐母亲特殊的教育方式,反正她从不强迫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她总是极具亲和力,她认为孩子就该去尝试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那件最想做的事情便是孩子的才能所在。其实多么简单的方式呀,没有太过焦虑的操心,没有太过繁琐的安排,孩子开心,父母也落得轻松。李昌镐就是因为母亲的开明,让他发现自己的对围棋的兴趣所在,若是母亲强迫他去学习钢琴等他不乐意学习的事情,我想一颗冉冉升起的围棋之星就被抹杀了。
言传身教,教育从自己做起
在这个被电子产品填满的时代,现在的年轻人走到哪里都是抱着手机不放,却要教育孩子,你不能玩手机呀!孩子哪里能听的进去,他们只会反驳道,你们自己不是天天看手机吗?不是孩子太过机灵,父母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孩子身上的优缺点都是父母身上真实的写照。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果十分喜欢读书,他走到哪里都抱着一本书不放。探究他兴趣爱好的起源,原来他父母就是阅读的爱好者,每天的耳濡目染,便养成了芒果的兴趣所在。
李昌镐的爷爷就是言传身教最好的例子,爷爷在面对表现出围棋兴趣的孙子,并没有着急聘请专业教师来教导他,而是带他到处去跟各种类型的棋手对弈,让他学习各种围棋风格。而爷爷带他去拜访棋手的时候,总不是让对方白忙活,要么带上伴手礼,要么请对方吃炸酱面。爷爷就是用实际行动来告诉昌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得到先付出。得舍之间的道理,后来也让昌镐很好的运用在围棋上面,爷爷一个小小的行为举止,为昌镐树立了一个榜样,给他建立起了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教育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只要父母能够用心去做,也能轻松的教育好孩子。陪伴孩子成长,像李昌镐一样让孩子在用爱围城的城堡中成长,这样的孩子,性格一定善良;用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来代替强迫他们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喜欢而学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自己先养成,育儿先育己。如果父母可以做到这三点,我想教育又能难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