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几岁的小姑娘,到二十多再到三十多,对于物质的追求可能是属于正态分布的类型,二十多对物质的追求达顶峰,然后突然顿悟觉得物质并不是最重要的,把心思放在其他地方,追求也就变小了,慢慢到现在。
十几岁时,那时所有生活基本靠家里接济,衣服能穿、够穿就行,偶尔购置几件,不会疯狂。周边同学也都挺朴素,不会讲究品牌,质量、款式过得去就行,也很开心。
二十多岁,接触到更多的人,大家购置衣服的心态也不一样,有更多新的品牌出现,更加吸引年轻。刚二十多,自己资金也不多,就会逛逛那种小店,不会去商场,商场衣服标价都挺高的,那时觉得即使看上也买不起,就不去了。但是有的同学家境不错就会直接去商场买衣服,尤其打折的时候,感觉也没有贵到离谱,自己少买一点也是可以负担的。后来有的同学就会专门去女生专卖的几个品牌转,在那里试衣服,感到满意的就记下来,然后去淘宝买同款,基本上都会比专柜便宜不少,这也是挺不错的购买方式,麻烦了一点,但对于学生党很友好。再后来,我也是基本不逛小店了,虽然有的小店衣服物美价廉,但自己并不是会砍价的主,所以还是喜欢明码标价,然后能统一打折的就更好了。
三十多岁,经历了二十多时到处逛,到处接触,感觉衣服款式就那些,现在更加中意简单经典款,也不喜欢到处逛了,会在各大品牌的网上专卖店或者某唯上购买,尤其运动装简单朴素又大方,简单的T,衬衫啥的。现在更加注重品质和舒适度,当然价格更是要符合预期。三十多已经有了家庭,更加注重家庭资产的配置,购买衣服只是其中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