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告诉你,你可以一天看2本书,并且在看完后还能写2篇书评,累计1年看700余本书。你相信自己能做到吗?有这么一个人,他真的就做到了。
这个人就是《快速阅读术》的作者,日本的书评家印南敦史,他同时还是作家、自由撰稿人、编辑。作者曾经也是慢读者,慢到看1页书要花5分钟,而今却是每个月要完成近60篇书评,全年累计看700多本书的专业书评人。这个差距是不是特别大呢?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讲述,了解到他的阅读理念——“流水式阅读”。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01 与其记忆100%,不如用上1%
我们从小接受到的读书教育大多是一字不漏的从头看到尾。我小时候爸爸买了一本成语字典送给我,告诉我要从头背到尾。后来第一次知道:读一本书要先看封面、封底,再看目录、序言、后记。这个方法完全推翻我以往对读书的印象。
我从小还算是喜欢读书,但在离开学校以后,我看的最多的是网络小说。 并不是不喜欢其它类型的书籍,而是因为网络小说省心省力。
我此前的阅读习惯是从头看到尾,经常是看了后面,忘记前面。就像狗熊掰棒子,掰了玉米丢了西瓜。一本书经常要从头到尾看好几遍才能大概弄懂其中的意思,非常耗时耗力。网络小说就很简单了,一是日更,每天看的量有限,心理上压力就不大。二是只要关键情节不错过,其它的即使错漏也不太影响。
后来,我在《快速阅读术》中看到“像听音乐那样读书”,恍然想起阅读网络小说的感觉,不也是差不多吗?音乐在心中流淌而过,不强求记忆歌词、音调,伴随着音乐带来的感受,自然而然地记住一两句打动自己的歌词。阅读也可以这样。
很多时候,我们费心费力费时间记忆了书中的内容,那些文字仍旧只是我们记忆的一部分而已。并且没有思考和使用,这些内容没有及时转为自己的思想,最后仍旧被遗忘。
阅读一本书,最难的不是开始阅读,而是将这本书读完。许多时候,我们想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吸收书中的全部知识,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再看书的时候,不妨试试,你不需要将书一字不漏的读完,也不需要将书中的内容100%记住,只要将关键的那1%记住并使用,就足够了。
另外,印南敦史在本书中也提到,并不所有的书籍都适合快速阅读,比如像故事性较强的书籍,自己想要慢慢品读的书籍都不适合快速阅读。同时,作者根据自己书评人的工作经验,认为90%的书都适合快速阅读。我个人建议,刚开始进行快速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的工具书进行尝试。
02 让阅读成为规律的习惯
所有的习惯养成都离不开“坚持”二字,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坚持21天形成初步习惯,坚持90天养成习惯”。大多数人倒在了21天的前后。临近21天的时候,就像长跑,越是临近终点,越是感觉疲惫。完成21天过后,能量耗尽,再难坚持。这两种情况是最多的。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们每天做起来都觉得理所当然,在不知不觉之间变得熟练,比如睡觉和走路,虽然并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但对新生儿和幼儿来讲还是会有些陌生。
这段话来自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道出了通过坚持养成习惯的本质,让习惯成为生活中规律的一部分,正如睡觉、一日三餐一般。阅读也可以成为这样规律的习惯。
在本书中印南敦史介绍了一种养成阅读习惯的方法,第一步就是:“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在固定的地点、场景、情境中进行阅读。”比如晚上十点半入睡,那么可以固定在每晚十点,在床上进行阅读。或是午睡前,固定在工作位上,进行大约二十分钟左右的阅读。
学习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过网友分享备考雅思的方法,其中就有网友说,在备考雅思托福的时候,会在考前的一两个月按照考试的时间,每天固定时间点刷真题,设置做题时间,模拟考试场景。这个过程就相当于在脑海中安装了一个开关,在固定的时间点,做同一样事情,这个开关就会自动打开,启动头脑,直接进入状态。
养成习惯的方法不止这一个,习惯的养成也不但是这一个步骤就能一蹴而就,但是无疑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
03 涵盖输入和输出的“呼吸式阅读法”
印南敦史在本书中介绍了“呼吸式阅读法”。顾名思义,像呼吸一样有吸收有呼出的阅读方法,结合了输入和输出两部分。
“呼吸时阅读法”一共分为四个步骤,前面两个步骤是输入部分,过有效的筛选获取1%的精华部分。后面两个步骤是输出部分,快速有效的将这1%进行思考、输出。
第一步,一行采集,采集的是最具魅力的片段,也可以说是最打动你的片段。这个过程当中,并不要求全部照搬原文。根据我的经验,尤其是在阅读初期,这类的片段数量比较多,全部手抄会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可以适当的二次筛选,同时将摘抄部分进行删减,记录关键词句即可。
第二步,一行精华,从采集部分选择最精华的一句,另行摘抄。这种选择是比较困难的,从自己喜欢的部分里面做取舍,与此同时要考虑这一句是不是最核心的内容。
第三步,一行评论,对应的是第二步的一行精华,评论也只能写一行,务必短小精准。写评论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将知识内化,经过思考后输出的过程。并且由于要求短小精准,对于思考后的知识大幅度进行了压缩提纯。
第四步,自我评定读书足迹。《快速阅读术》中,作者建议每阅读12本书进行一次回顾盘点,复盘的是一行精华+一行评论的内容。在复盘的同时思考:哪一类书籍比较容易引起共鸣?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赏的?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今后还想要阅读的?
复盘之后,从12本书中选出一本最佳,到了年底,再从所有的最佳中选出“年度最佳”。个人建议这个方法可以配合主题阅读进行复盘。比如列出一个主题书单,进行主题阅读,然后初次复盘,这时候就有了一个书单。当累计2——3个书单后,可以按照第四步进行复盘。通过这个方法,既可以增加读书量,还可以确认自己的阅读方向。
前面提到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呼吸式阅读法”,都是“流水式阅读”的一部分。《快速阅读术》中,印南敦史还从阅读技巧、阅读环境等方面,讲解了“流水式阅读”的具体方法。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这个定义的重要性只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相比意义重大却让书籍束之高阁,不如把阅读这件事情看的简单一些,就让它如流水一般,贯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