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另外一首有关描写梅花的诗-王冕的《墨梅》。这首诗的梅花与其他的梅花略微有些不同,因为她是由墨画出的梅花,没有艳丽的色彩,所以不显得那么生动、那么有视觉的冲击力。但是,这正是这首作品的独特之处。那么王冕要表达的是什么呢?
王冕是元朝人,大致生活在元朝至正年间。关于他,很多人可能是通过小学课本《王冕画荷》了解的。王冕生活的朝代,蒙古族的统治已经到了极度混乱的程度。王冕小时候是个穷苦的孩子,童年主要是替别人放牛。但是他却胸怀大志,白天除了放牛,他还要做两件事:一是观察池塘里娇艳欲滴的荷花,二是偷偷去学堂听别人念书。晚上去寺庙里,坐在佛像的长明灯前刻苦读《汉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世上的事情就怕认真二字。王冕把画荷花和读书当成了生活的乐趣,也越来越有名气。然而,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人民的生活极为艰苦,而王冕恰恰又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疾苦和藐视权贵的人,因此他的作品大多反应的是百姓的生活和自己的志气。这首《墨梅》就是他的代表作。
在解析这首诗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元朝的历史。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铁木真率领他的铁骑所向披靡,统一蒙古后,又消灭了大辽、西夏、金等国家,不断扩张。1271年,由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名字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元朝的疆域是历史上国土最辽阔的时期,不仅在崖山海战最终消灭了南宋,西边的国土奇迹般地扩张到了欧洲。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蒙古族身体的彪悍、优秀的骑术、特制的弯刀武器,组合起来真的是无人可挡。
虽然元朝的国运很短,但是我们要记住几位元朝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宰相脱脱,他负责牵头编撰了《宋史》;伟大的书法家赵孟頫,“欧颜柳赵”的赵指的就是赵孟頫。他的字取法“二王“精髓,很符合现代东方的审美观,深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无论楷书还是行书、草书,均已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还有一位就是非常牛的草根皇帝---缔造大明王朝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关于朱元璋的生平,可以参考《明史》里面的《太祖本纪》或者《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洪武大帝》。你会发现,不是所有的草根都有做皇帝的资格,因为朱元璋是一位非常非常牛的人。另外,我们还要记住元朝留给我们的另外的两件艺术品:元曲和元青花。元曲与唐诗宋词齐名,美不胜收;而元青花作为我国古代瓷器的代表,更是价值连城。独特的苏麻离青料与洁白的釉色,构成了蒙古族喜欢的蓝天白云,传到明朝“永宣"时期,青花瓷器达到了成熟的顶峰。
然而蒙古族最后变得暴力和贪婪,而王冕作为被统治下的一名汉人,自然也是有所抵触的。我们再次回到这首诗上来。首先这是一首题画诗,就是题在画上的一首诗。王冕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此诗的最大特点和上一篇王安石的《梅花》一样,也是“托物言志”。一、二句描述墨梅的形象,三、四两句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不娇艳,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一生不愿巴结权贵,不求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在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所以,人活在世上是需要有点骨气的,要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那股“清气”,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因为那根本不重要。
小知识:
一、《汉书》:作者东汉班固。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前四史”也是二十四史最好看、最精彩的四部史书。
二、大辽、西夏、金:大辽由契丹族建立,《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就是契丹人;西夏:由党项人建立的政权,西夏文明、文字、历史一直是考古学家非常感兴趣的内容;金:女真族建立的政权,一直与宋抗衡,最终与宋朝先后被蒙古族灭。
三、《易经》:五经之一,古代经典著作。里面有很多著名的卦辞: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等。
四、“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代表四种楷书书体。分别是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朝的赵孟頫。欧阳询楷书险峻、奇正;颜真卿楷书浑厚、大气;柳公权楷书骨感强,赵孟頫楷书妍丽多姿。
五、"永宣"。指明朝永乐和宣德两位皇帝,合称"永宣"。这两朝的青花瓷极具特色,因此经常会听到看到"永宣"青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