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接了一个教育网站的邀请,希望用音频的形式解读教育经典书籍,服务新老师和准老师们。我选了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前前后后录了六段音频,每次聚焦于佐藤学的一个观点,再利用这个观点去解释某些常规现象。
课大概讲得一般。我回头看过评价,夸我声音好听的比较多,夸内容的也有,但我怀疑那里面有小编们的身影。但不过怎样,这也算是作品。一年之后,拿出原稿晒晒,也是一些记录吧。
有愿意指点批评几句,记得留地址,回头我不打你,给寄烟寄酒寄水果。
第三讲:课堂上每个孩子都举手,教学效果就好吗?
今天,我们讨论一件非常小的事件,关于上课举手的问题。
我相信大家一定有这样一种感觉,只要课堂上举手的学生特别多,这节课一定不错。实际上,在许多公开课上,举手发言是不积极,的确是课堂评价标准里重要的一项。那么,这举手发言这个行为和教学效果之间的究竟是怎样的联系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
首先,我要讲一个佐藤学先生在他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里的提到的故事:
他说,他在日本的中小学听课的时候,发现了一种“手势教学”。什么是“手势教学”呢?简单来说,就是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全班每个人都必须用手势来表达意见。赞成,就举出“布”的手势,反对的话就手握拳头出示“石头”,想提问时就举起“剪子”。
当佐藤学听完这节课之后,大家讨论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这种手势教学太好了。 理由很简单,你看,一方面,教室中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呈现,另一方面,教室里夜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但佐藤学先生非常反对这一点,甚至表现出一种愤怒的态度。为什么?他有以下三个理由。
其一:手势带有片面性。因为每个人都要表达观点,所以大家必须把自己对于问题思考的过程,情感,态度简化成一个绝对的答案。只要你一个结果,其他的忽视不见。
其二:手势带有控制性。教师利用自己的权威,对每个人的手势进行评价。用佐藤学的原话来说:那些慢慢思考问题的或用不明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并进行思考的学生,都会被贴上“理解迟缓”、“发言不积极”的标签而被撇在一边。
其三:手势造成了对抗性。佐藤学先生说,日本小学生爱发言,越到高中发言越少。原因正是在于,在没有形成个性之前,被控制的顺从反而会带来今后的反抗。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前面赞同手势教学的是基于老师的利益考虑的,手势给老师带来了便捷,也给老师带来了一种反馈积极的感觉。但佐藤学先生关注的不是这个手势给教师带来的某种方便,而是明确的意识到了手势给学生带来的伤害。
那么,我们归纳一下佐藤学认为这种手势给学生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呢。他认为:任何简化中止思考过程的手段都是不利用学生学习的。
也就是说,思考和举手不能划为等号,如果为了教室的便利,强调举手甚至强调发言,都有可能打断学生真正的思考。明白了这一点,您在自己的教学中一定要记住,不要试图去控制学生的举手,强调或者催促都有可能打断学生真正的思考。同时,也要反复提醒自己,要以思考的质量来判断学生的成长,而非那轻轻一举的姿势。
好,既然被控制的姿势不能衡量,那么,源自学生真实热情的举手是不是就可以衡量课堂效果呢?
答案是依然不能。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讲另外一个故事。
在中国,从07年开始,有一种教学模式轰动全国,尽管后来饱受质疑,但直到今天,他的影响力依然孩子。据说,每年到这所学校去参观学习的老师都能达到近20万人,日均参观人数在一千人以上。如果您对教育稍有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这所学校指的是杜郎口学校。
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场景我也亲眼见过,简单给大家描绘一下:
教室里四面都是黑板。上课铃响,老师说上什么什么课,然后请大家开始分组自学。几分钟后,一个个小组轮流走上黑板进行讲解,分析,互相争辩自己的理解是对是错。老师偶尔会调解一下纠纷。快下课的时候,老师简单总结下本课学了什么,鼓励一下。然后下课。
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无比主动,积极,抢着话筒表达问题。每个组员的手都是常常呈现出45度指向天空的姿势。在这样的课堂上,你会发现,学生的主体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那么,这样的教学效果如何呢?从官方来说,学生的热情得到激发(也就是说这种模式创建之后),学校的业绩如何如何。于是,全国出现热点,很多学校积极跟进,于是,有了前面的参观数据和数据背后的金额。但同时,也有无数质疑开始。
我们今天不讨论两种观点的对与错。但有一段对于杜郎口学生的访谈却很有意思。
记者是私下采访孩子的。孩子表达了对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喜欢之后,记者就追问了一句,那么,有没有感到不舒服和难受的时候呢。学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有的时候,其实自己并不是很明白,但为了讨论,一定要理直气壮。有的时候明明感觉自己是对的,老师却并不肯定,也得不到解释。有的时候,很想有人指点下,但课堂上老师却不肯说话。
这种不舒服其实在日本二战之后也曾经出现过。
日本战前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教育尤其专制,但二战后,因为各种秩序被打破,所以教育朝向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关注。这样一来,对于理想化的自主性学习就格外重视,学习从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一体的关系中完全偏向了学生。佐藤学认为,当时的日本把“自主学习”等同于理想中的“自学自习”,最终换来的是学生成长的艰难以及艰难里的不安。
他认为,战前,孩子们因为教材和老师而压抑、而痛苦。战后却因为主体性的神话带来的过度自由,缺乏指引而痛苦
那么,这样一个事例又给了我们问题的第二个答案:任何过于表现学生的自主性的教学行为都是不对的,无论是杜郎口的宣讲还是对于日常教学的举手。
当您明白了这一点,您在自己的教学中,或者判断别人的教学行为或理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当我们看见小手如林的现象时,我们要问自己,这些小手放下的时候,它究竟得到了什么?我们的课堂究竟充溢是思考的快乐带来的学习的热情,还是满足某种儿童表面好奇心造成的热情。
那么,真正的学习热情从哪里来呢?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愿意举手发言,而国外的孩子却相反?
下面有很多答案,但其中最受欢迎,回答的人说:在中国,答案是已经被规定的,你的回答不过是在接受一种评测。而在国外,答案是呈现的,你的回答是在进行一种建设。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觉得就像相亲和恋爱的区别一样。相亲的尴尬在于两个人都在努力检测对方,看看对方有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而恋爱则相反,大家呈现的都是美好,因为美好而吸引。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课堂如此?原因很简单,我们教的是教材,教材已经规定了答案。真理早已放在盒子里,你要做的是用正确的姿势去找到它而已。
好,我想,这个例子又给我们这个问题的第三个答案。
任何过于强调已有答案的课堂上,举手发言只是在接受一种检测,而不是对于知识的探索。所以,举手多少,同样不代表教学效果就好。
当您明白这一点,您应该在观摩他人教学或者自己教学时,提醒自己,真正的问题是开放性的,是和学生生活相关的,是可以激发儿童讨论热情的。而不是已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而不是那些“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的无聊对答。
好,归纳一下,我们通过对举手的分析,得到了三个结论,或者简单来说是三个不要:
一.不要为了追求热闹,而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考过程。
二.不要为了体现学生自主,降低了教学的思考质量。
三.不要为了方便检测,总提一些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提醒大家关注思考本身而不是关注举手行为,判断学生的学习热情来自于表面的好奇还是思考之后的快乐,以开放性的问题来吸引儿童,而不是以敷衍式的真理在握的应答来满足气氛。
另外,我们还要明白,在第二讲中,我们关注教室的文化-润泽;今天,我们通过分析佐藤学对于举手这一行为的关注,理解这实际上关注的是师生关系,关注如何实现润泽的教室那么,下一讲,我们将从教师的层面来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和学生交流,才能抵达教室的润泽。期待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