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三篇“ 子路篇 ”,本章主要充分体现了孔子在人格问题上追求完美的对等关系定义。
在上文品读了“言必信,行必果”,文中提到子贡前来问孔子,怎样才算得上是“士”。
“士”是当时那个时代贵族中最低等的身份,而后来“士”又被用来形容有学问的人。
“士”本来只是一个头衔,但在孔子看来,成为“士”,人格这方面也是有要求的,并不是当了这个官,就真称得上是“士”。
子贡连续问了几次成为“士”的具备条件。
孔子回答了几个等次,首先是要有羞耻之心,懂得约束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出使外国能不辜负君主。
其次是在乡里乡村能得到长辈兄弟和同乡们的赞许。
再次是说话必定有信用,做事必定有结果,虽然这种行为是固执己见不管是非的小人,但也算得上是次一等的士了。
孔子这些话,明显就是针对子贡的个人情况来回答的,子贡不仅是一个外交家,更是一个商人,是一个做生意的品行,性格也比较傲慢。
所以孔子跟他说的这些话,也是为了提醒子贡。
继续下章,孔子谈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