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写爆文没一点儿错,咱能认真点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爆文成了大家一个衡量作者的一个标杆。
很多时候,如果你说你在写东西,别人肯定一问你有没有出书,二问你写过几篇十万+。
就好像你说你是学生,想要判断你的优异,就得先问你得过几个一百分。你是当官的,就要看你扶贫过几个村子。
所以为了让大家认同自己的身份,多少人没日没夜的卯着劲的写爆文。渴望着写出一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章。
说写咱就写,你吭哧吭哧仨小时,出一篇《那些没××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写完洋洋得意,伸个懒腰,排个版,检查一眼,嗯,点击推送。然后信心满满的等待反馈。还好读者们都还算‘仁慈’,阅读八万九,点赞两千八。
哎!又没过十万,不行不行,这篇算是毁了。难道是我标题取的不够好?大家不都是这样带入公式的嘛。
难道是我排版不好看?不可能呀,我检查过的呀,根本没有错别字呀。
难道是我没有蹭热度?就更不对了呀,我在里面加了好多今天的事儿呀。
呀!结尾忘了煲几句心灵鸡汤了,哎,失误失误。算了算了,今天重新来过吧。
吭哧吭哧仨小时,出一篇《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幸运》
写完洋洋得意,伸个懒腰,排个版,检查一眼,嗯,点击推送。然后信心满满的等待反馈。
几个小时阅读量达到十万+,你这才肯放过自己。微笑的点点头,心里盘算着,这下我也叫十万+作者了……
-2- 说真的,爆文难写,更难读
自从自媒体这个概念火了之后,大家一窝蜂的涌进这个名利场。都想在这其中分一杯羹,得一分利。
很快的时间内,新媒体组成了自己的圈子和文化。写出一篇爆文成了大家一致认同的金科玉律。
大家每天都在绞尽脑汁的想选题,想热点,想共鸣,想出奇。层出不穷的文章充斥着网络。
我自己手机里关注了一二百个公众大号,都是前两年自己一个一个发现挖掘的。
那时候看到一个好的号,我就如获至宝。兴奋的先读它几篇文章,光读还不行,遇见好的还要点收藏。
短短几个月,我就收藏了几百篇文章。我看着这些拥有相似“面孔”相似“身材的”甚至相似“灵魂”的爆文。
我发现它们再也不能引起我精神的高潮,有的文章如果我再读第二篇,我一定恨不能抽当时自己两耳光。
到现在,我依旧关注着他们,只不过我现在打开看的也就一两个。我以前一直以为只有吃饭会腻,后来才知道,看爆文也会。
我不再看公号,就来了简书。我转战到简书也很久了,看了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字,看多了之后,我就开始怀疑自己。
我的选择是对的嘛?怎么那种整容脸风格的文章到处都有。我慢慢放平心态,尽量不去触碰它们。
不过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我偶尔也会看那么一些。每次打开前还要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这篇应该不错,应该是一个我们不一样的爆文。
-3- 吃药会产生抗体,看爆文也会
我记得我最开始知道爆文这个词是从咪蒙那里知道的。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关注了咪蒙,那时候是她刚刚起步,更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影响力。
当然,我也是从她那里知道了,什么是爆文,什么是流量,什么是10万+……
在最初关注是因为她写的还没有像现在那样“专一”,渐渐的我也不再看她的文章,但她留下的一种爆文模式似乎传遍了自媒体。
什么是所谓的爆文模式,简言之就是举例子加好句子,如果可以,再加点励志或者煽情用来升华全文,以直戳你的痛点。
但这样的文章往往都是你读的痛快,忘的也痛快。看似真情实感,实则全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不然你想啊,谁没事会说我有一个读者同事闺蜜学妹发小……这种感觉就像是过年一个你不认识的亲戚,硬拉着你聊天嗑瓜子一样。
你要是不看他后面意林心灵鸡汤式的句子,你还以为他照搬了自己的朋友圈呢。
但爆文高明就高明在这,它跟以前老师教我们的三段式作文相似但又不尽相同,它一点也不讲究文章的凤头猪肚豹尾。
中间管你怎么写,纪实叙述编故事还是发朋友圈。只要你够有文采,结尾是煽情是励志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结尾必须得是豹尾,有时必要的时候还要上价值观来给文章曾添重量。这样才符合一篇爆文的身份地位。(妈呀,爆文豹尾傻傻分不清)
现在这种文章的模式疯狂扩展,连许多自媒体开课就主攻这个,仿佛是这个学会了,签约出书不是梦。但真的是这样吗?
有多少人投身进去,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结果什么没有得到,反而到最后丧失了对文字最初的爱好。
-4- 爆文虽好,可我为啥就是读不下去了
我先撇开网络文章不说,谈谈那些年火爆各大书店的纸质爆文。
很多时候就是什么年纪看什么书,什么年纪喜欢什么文章,那为什么这种模式下的文章会这样火爆呢?
我想了一下,你去看看现在书店的最前面摆的那些畅销书,不是大冰就是刘同,不是张嘉佳就是张皓宸。
他们写得好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是还在上高中的我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说好,谁要敢说他们一个不好,立刻就会被我拉进没文化的黑名单。
如果是现在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他们的书我不会再签售第一时间去买,那些曾经感人至深的故事我再读起来感到乏味不堪;
如果再看见路上有人捧着一本《✘✘的青春不迷茫》,我不会再认为这是我精神世界里的同道之人。
就好像大冰出了新书,读完总感觉写得没有前面的好,而我室友第一次读他的书却是称赞有嘉。
我仔细想了想,是啊,变的不是大冰的文采和故事,而是我不再是那个读一篇励志文章就励志好好学习三天,读一篇故事就可以被感动的稀里哗啦的读者了。
我这个人很喜欢逛书店,喜欢买书,更喜欢一个人安静的读。但回顾我买书种类的变化,书架上我常拿起的书,都在一点点改变。
每次我看见摆在最前面的畅销书,会出于好奇拿一本看看。背面上架建议:情感励志文集,再看正面的封面:21个温暖人心的真实情感故事。
我只是笑了笑,默默的放下书。转身寻找不那么“真实”的书。
-5- 读完那么多爆文,你依旧还是那个样儿
几乎大多数爆文里,作者都会在结尾处加几句不明所以的大实话。然后分门别类的开始上价值。
如果文章基调是感伤,那就大谈励志标语。让你瞬间找回打完鸡血的状态。如果基调是励志,那就在结尾附带几条小建议,让你看完忍不住点收藏。
如果文章的基调是文艺或者回忆,那就必须说仿佛自己两句感同身受的话,然后立马煽情或严肃,让你有种不感动对不起爸妈的冲动。
有时候感觉这更像是一种套路,撩女孩的手段。套路有用吗?有时还真有用。套路好吗?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拒绝套路的。
写爆文有错吗?没错。一点儿也没有。因为总有那么一批人,需要这个来安慰那一刻脆弱自卑的自己。
就像我一直相信那样,文字是有力量的,是可以温暖人心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它并不能帮助你解决生活里困难,毕竟残酷而又赤裸裸的现实真相都在等着要你去承受。
而真正能帮助你的,给你安慰与关心的,恰恰是你身边的亲人朋友。爆文谈的是他们的精彩人生,而我们要过的是自己的平凡生活。
你的人生都需要你自己去体会感悟,别人的精彩或别样生活,咱作为一个普通的,有理性有责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看看围观一下就行了。
听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看了这么多爆文,却依然迷茫的不行。
也许这就是真相,也许这才是你真正应该知道的。
—END—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 第七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