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拍教学法能运用于陈氏吗?肯定能用上,不仅肯定能用上,用上之后你的技术肯定能大幅度提高。节拍教学到底好不好,最后以你动作的技术水平来衡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氏太极拳跟杨氏太极拳的本质是一模一样的,不管你打过陈氏没有,也不管你喜不喜欢,通过网课,你能得到一个认知,重心左右转移一次,前后转移一次,收出脚,原地拎起来,都是四拍完成。步伐:前,后,左,右,中定。无论哪一派别的太极拳,都离不开太极拳论,也就是离不开十三式。脚的移动有两种:1重心移动2脚步的移动。脚不移动,重心转移;脚移动,重心转移。陈氏26的教学就是论证节拍教学运动的定律是否符合要求。先把套路的线路搞清楚,然后把节拍运用上去,五大技术是否要求一样,能否运用上去。缪老师会用动作,一个一个来告诉我们节拍教学法在陈氏上的运用。
缪老师:杨氏猫步,前后移动用得比较多,陈氏,左右移动用得比较多。但重心转换的节拍没有变,都是四拍。演示磨胯(横向)左弓步 双 右 双 左 右弓步 双 左 双 右。注意:膝关节对准脚尖,不能晃动,跟肩一样,不能晃动。膝盖晃动,下盘就不稳。陈氏与杨氏的区别在于横向左弓步移到右弓步,右弓步移到左弓步用得比较多,这就形成了动作形态上的差异。方向有不同,快慢不同,但本质一样。节拍教学的定律适用于任何一个式子。这就是节拍教学的魅力。
缪老师:杨氏的手型:自然分开,放松,取中间值。太极拳强调自然,就是中庸,既不左,也不右,取中间。撑开,并拢,取中间。陈氏手型:大鱼际和小鱼际靠拢,虎口要圆,五指都向外翘。力点在指根。陈氏太极拳以拿为主,所以五指外翘。
孙老师:杨氏五大技术同样适用于陈氏。只是线路有所不同,其它的都一样。套路不重要,线路也不重要,内涵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打好了,什么套路都能打好,但是,这一个动作你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打好的,可能要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老师指导,你可能一辈子都打不好。肩参入运动,是不对的。陈照奎(陈发科的儿子)是陈氏太极拳的太祖,60年代初,顾留馨老师把陈照奎老师请到上海体育宫专门教陈氏太极拳。我是上海武术队成员,住在体育宫,同陈照奎老师朝夕相处三年。陈老师教我的时候是三十多岁,教四大金刚是四十多岁。我眼中陈照奎老师的动作就是现在小缪打的动作。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陈氏太极拳该怎么打。肩千万不要乱动。我只想把我所看到的,所经历的原原本本说给大家听。杨氏太极拳的猫步:1原地松2倒骑3 空中倒骑4倒骑控脚,脚跟点地,也就是有三拍在动,从第二拍开始动。陈氏太极拳的步伐:1 2拍不动,3拍开始收脚 4拍出脚,所以看上去动作就快了,2拍完成收出脚。一拍之差,动作的速度形态结果都完全改变,节拍教学就精细到如此程度。注意:膝关节不动,腰胯动。
陈式26教学:出脚方法:脚跟内侧轻贴地面,横向擦出去
第四拍定式:起式:1两脚分开,与肩同宽2两手抬起,与肩同宽同高3两手下按在胯前
金刚捣碓:1 松左胯,旋转向东南45度,左手高不过头,在眉毛高度,掌心朝外,指尖斜向西南。 右手在腹前中心线,掌心朝左,指尖垂直向下。
2右脚转向西南45度,右手同向旋转,掌心朝外,指尖在眉毛高度。左手下按到体侧。 3左手抬至右手同高,双手与肩同宽
4重心前移到右弓步
5抬左腿,左脚跟内侧轻贴地面,斜前45度擦出去,双脚两拳宽距离,双手掌心朝前不变。 6右手旋转至膝关节上方,掌心朝前,左手正对胸口,掌心朝里 7抬右腿至身体正前方,右手掌心朝上,左手搭于肘窝下面一点
8左手翻掌朝上
9右手握拳,拳心朝上,搁于左手心于腹前
笔录者后记:
听人说,陈氏太极就像迪斯科,杨氏太极就像华尔兹,我更倾向于迪斯科,因为,它快慢相间,动感十足,更像武术。我的挚友,也是逼我走上太极之路的引路人翠翠对我说:“你这辈子练好杨氏就不错了,别惦记着陈氏,花心!”没想到,孙老师会教陈氏拳,而且还是运用节拍教学的方法。本来死掉的心不仅仅是蠢蠢欲动,有甚于心花怒放了。两节课听下来,了解了节拍在陈氏与杨氏运用上的相同点是,都是每一动四拍,,每一拍的技术要求也都一样,不同的是,杨氏从第二拍开始收出脚,陈氏从第三拍开始收出脚,仅用两拍完成。一拍之差,造成陈氏节奏与旋律的改变,动作速度与形态的改变。陈氏太极拳在我面前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美食家的本事在于,让根本不好吃的东西,在他文章里达到了美的境界。孙老师的本事在于,让枯燥乏味难学的太极拳,在他的课堂里达到极简极美的境界,我这样的大傻也能轻松领会。一年的网课,让我知道,太极拳能点亮人生。孙老师的节拍教学把我带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新的空间,原来,人生还有如此完整如此美好的境界!
习练太极拳是有方法的,无论如何,要把这件事说清楚,这就是孙老师的节拍教学的魅力所在。节拍教学适用于任何一个太极拳派别。节拍教学把习练者带上一条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路途,尤其针对我这样的智障,老弱病残。
1 2 3 4 每一拍像一块无瑕的汉白玉,可以铸成雕塑,打拳的人运用得恰到好处,打着打着就成了一幅移动的雕像;每一拍又像有音调的汉字,打拳的人能像诗人一样字音彰显字意,字意强化字音,平平仄仄平平,两者相得益彰,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内心自有一种秘密的甘甜。甘是美感,甜是快感,所谓“得失寸心之”,就是暗自回味这种甘甜,甜到心里,甜到梦里,甜得乐不思蜀、乐此不疲,打着打着就打出了最美的诗意。每一拍是一个精灵,是一道符咒,排列组合的变化无穷无尽,让打拳的人上瘾,成癖,打着打着,就如痴如醉,飘飘欲仙,羽化成蝶。
我的师父李小连对我们说:“孙老师负责武装你们的思想,我负责武装你们的行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要求我晨练的时候必须穿T恤,不许穿宽松的休闲服,这样猫步的时候我丑态毕现,她一发现,立马喊:停。大家看,她顶胯了,还叫人拍照。然后用手把我顶出去的胯回归正位,让我感觉正确的弓步是什么样的。每天早上我们一起练猫步的时候都要互相交流,互相提醒。李红霞找到了松胯开窝倒骑出脚的感觉,演示给我们看,果然是那么回事。一直苦闷,不知开胯窝怎么回事,李红霞教我,先开胸骨,胯窝随着一条线打开,整个上身就表现出含胸拔背的姿态,然后很轻松地就能做到松胯倒骑,我终于找到了感觉,我终于无论猫步还是打套路不再低头找钱,而是眼平视,寻找诗和远方:自豪,自信,自由,自在…… 徐惠芳因肠梗阻躺在病床上还坚持听课,她一直跟我说,打拳的时候一定要很骄傲地样子。我很自卑,我说,你的骄傲感是与生俱来的,我学不到。现在,我居然也有了骄傲的感觉,我告诉了徐惠芳,徐惠芳说:看出来了,你打拳的风格都变了。我终于明白了网上流传的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我的这群用节拍法武装起来的队友,原来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啊!与神教练神队友同行,我这个湖北第一大傻不成神也难啊!
孙老师说,要想打好太极拳,必须走好猫步。李存贵老师说,没事的时候,你就走几步,没事的时候,你就走几步,让猫步成为你的日常生活。我猫步的时候,老是有一条腿发抖,我琢磨:上楼梯不也是单腿上去吗,为什么没有抖?于是反复上楼梯体会,找到了感觉,原来真的不需要用力,是可以单腿独立倒骑出脚的。对猫步的掌控又进了一步,湖北第一大傻的傻形又减去几分。原来,人生就是不断地做减法。孙老师上课的时候常说,哪怕你是个傻子,只要好好练,也会打好太极拳。我知道,他说的这个傻子就是我。培养多少个全国冠军不算本事,把湖北第一大傻教的会打太极拳才是孙老师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