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突如其来的阵雨。
想跟你抱怨下大雨没带伞困在教室,拿起手机又放下,早已没有资格。
过去我日日细碎的言语不觉有异样,点滴小事都想跟你一一说出,不知不觉间形成习惯。
有时候也会反省自己是不是太啰嗦啊,奈何内心有个活泼收不住的小女孩笑眯眯着对我说,爱是分享,真诚大过一切嘛。
我选择相信了她,但她可能不知道,你也会有离开的一天吧。
等你走了,我发觉这样的习惯潜移默化成为毒瘤,让生活变得空落的可怕。
说走了好像也不恰当,你从未停留在身边多久过。我们的城市隔了九百多公里,隔了南方北方,隔了时间漫漫,隔了无能为力。
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真是我知道最奇妙的事啊,
从西北到东北,从华北到江浙,两个四散流离的生命巧合的遇见了,没有宿命般的开始,却有一眼就能看穿的结局。
我依然记得一月的西安大雪纷飞,天晴后一楼的地面全是白色,你趴在二楼栏杆上和我相视一笑,大片残阳在你身后变成背景。
我记得冬天西北的郊区天气寒冷,在留守儿童小学支教的我们恰好一起出去打水,看到圆圆的月亮挂在枯枝上,离我们好近啊。
我记得长安城里喧嚣热闹,熙熙攘攘的地铁里我怕你走丢时回头的片刻对视。
我记得芙蓉园里一场灯火昏黄你我并肩而立想说什么却又什么都没说的片刻隐秘。
这是我们相识的场景了,在我的家乡,依然历历在目。
后来,我去了南京。
金陵城里的繁华热闹,秦淮河上的灯影飘摇,中山陵的风雨苍皇,玄武湖上的烟雨迷蒙。
我的确是一个远道而来的游客,却因为你,对这个城市生出不知所谓的喜欢。
这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了,在南京,你如今生活的地方。
听你说家乡哈尔滨冬天的大雪寂寥,我跟你讲述天津大风肆虐的张牙舞爪。我抱怨文科大学里学生社团和关系的琐碎不堪,你吐槽做物理竞赛时的种种不易艰难。你看,在谈话中,我们依然隔了这么远。
十八岁以前,我在小城生活安逸,一路乖乖长大,平稳无忧,从不知还有何事可以不在人为。直到这一场无疾而终的关系滑过,我依然十八岁,却明白有些事,求而不得,无能为力。
隔开我们的,是距离,是懦弱,是时间,是遥遥不可知的未来。
分开的时候,我对你,似乎也对自己嘲讽,那我就当你太小了吧。其实,你要比我大两岁的。
但回过头来想,我们还是小,脆弱新鲜的感情又怎么敌得了漫漫距离和长久未知未来呢?
你从不会承诺,也并没有信心。
从前你说过,总有一天要分开的,我想如今你肯定不难过,至少没我这么难过。因为这一天如此之快,快到感情还没来得及沉淀入心,还没来得及变成记忆,就被你毫不留情地撕开了。
想想此后再无关系,我在心里沉默又沉默。
写了好久,都忘记题目了,对,我是来告别的,我无法一时之间洒脱的说再见,也无法像唐人风雅温和地说"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无法像张爱玲一样说一句“我从此便不喜欢你了”,至今我所做的,好像还是一遍遍无用的回忆。
说出无用,自己也很惊讶,可能是学商科的思维被功利化,我常常会想,倘使感情的付出可以用投资回报率衡量,在算遍了所有投入情况,可得的回报和可能的风险,清清楚楚地量化出该去投入多少才是最优,然后分毫不差的投入,回报大涨时略微沾沾自得,入不敷出时果断抽身而去,没有抹泪叹息,没有遗憾懊悔,那该多好。
可是这个命题,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感情的付出,绝对无法像水龙头一样控制自如。至少对于我,时间检验出只有零和百分之百的刻度。
我们的思维永远是盖棺定论,正确或错误,都以结果为导向,假使我们最后克服种种困难牵手一生,人们会说,看多好啊。虽然这种假设实现概率微乎其微。
所以更多的结局是,我们相伴一段,彼此厌倦,和平分开,不再往来,或者一方心生厌倦,一方无奈,但两人也最终告别。失恋的难过会让自己昏暗一阵,一定会有人抱怨投入不值得的时间精力和热情,鄙陋的结局盖住了之前所有柔软甜蜜。
大团圆结局固然是很好很好的事,可是,我们的生活千疮百孔,各种各样的龃龉不堪才是它的真实面貌。我们最终走到一起不代表彼此真能心如明镜毫无杂念,我们没能在一起即使撕破脸皮也不代表过去不曾真心示你。
想到这儿,我坦诚地,接受了这个结局。是的,过去几天种种难过懊悔耿耿于怀,不过是因为无法接受我和你就这样分崩离析,再无交集。
而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接受这才是故事的结局。
他们没有在一起,这只是两个人生命中小小的一站,从今往后,大风大雨,天高地远,辽阔人生,还有很久很久的时间,这两个人都不会在一起了,却都会各自喜怒烦忧,在世界的小小角落,遇见别的人和事,精彩生活。
她会想起十八岁时喜欢过一个木讷寡言的男生,他会偶尔记起初恋是在长安城里一起看过大雪的那个姑娘。
没有后来,这也是一个好故事。
所以,再见啦,我会把你,讲给多年后的我听。
(来自: 自由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