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俊爽的刘希夷

关于诗人刘希夷的生平,史书上记载极少,但他的去世却传出了不同版本的故事,颇具喜剧性色彩。有人说他死于舅舅宋之问之手,有人说他死于诗人张若虚的陷害。死因则是一致的,源于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代悲白头翁》,尤其是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是导致奸人嫉妒,欲予谋夺的最重要因素。且不论是否传说属实,这两句诗的绝妙惊艳程度可见一斑,让人直接起了抢夺之心有了谋杀之举,具有如此诱惑力的诗在整个唐朝也没有第二首,即便是李白杜甫最为得意的佳作,也没有听说当时有谁动过杀人越诗的念头。请人捉刀的事肯定是有的,比如令狐绹为了讨好酷爱《菩萨蛮》的唐宣宗,就曾让温庭筠帮忙代笔。令狐绹时为宰相,并没有因此而威胁温庭筠的性命,只是让他保守秘密,可惜温庭筠是个藏不住事的人,很快就将此事转告了他人。

显然,关于刘希夷被舅舅宋之问杀害和被诗人张若虚陷害的传说疑点甚多,很不靠谱。之所以有这类故事演绎,主要是历史记载不够详实,却又留下某种可以发挥的空间。《旧唐书》本传谓:“时又有汝州人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讲他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概是任性使气,不拘小节,得罪了奸人,被陷害至死。而这个谋诗害命的“奸人”名号,人们便安到了宋之问的身上,而且让他做了刘希夷的舅舅,舅舅杀外甥,更显其狠毒。确实,宋之问有阿谀奉承张易之兄弟、出卖朋友谋求富贵的卑劣行径,确是个小人甚至可以说是“奸人”,说他谋害了刘希夷,很多人都相信是事实。

《大唐新语》云:“刘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所重。善掐琵琶。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刘宾客嘉话录》云:“刘希夷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宋生不得其死,天报之也。”元代的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也采用了这种说法。

且不说作为舅舅的宋之问要谋杀亲外甥需要下多大的狠心,为得不到一首诗杀人难道不用偿命吗?王勃出自官宦世家且名扬天下,还因为杀了一个官奴而锒铛入狱,差点丢了性命。何况刘希夷是进士出身,只有犯重罪才有可能被朝廷所杀,或者被人设计陷害贬谪病死,那么多唐朝的诗人,唯有王昌龄是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被人直接杀害,杀人者后亦因此而受到报应。宋之问不过是曾做到员外郎的普通官员,哪有能力和胆量谋杀一个朝廷命官。再者即使他真的很喜欢刘希夷的那两句诗,也完全没有夺取的必要。论及写诗,宋之问的作品质量绝不在刘希夷之下,声名更是远在刘希夷之上。宋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质疑道:“吾观问之集中尽有好处,而希夷之句殊无可采,不知何至压杀而夺之,真枉死也。”清朝贺裳在《载酒园诗话又编》中也表示了疑惑:“余尝谓刘诗如花落鸟啼,宋诗似云蒸霞蔚,不徒手笔迥异,各有所长。宋实出于刘上,何苦夺其句而杀之。”而且宋之问曾经“龙门赋诗夺锦袍”,才盖当时一众文人,深得武则天赏识。也就是说,从当时的政治地位,诗名影响,本身才华,皇帝赏识,各个方面宋之问都在刘希夷之上,或许对刘希夷的那两句妙诗,宋之问确实很是欣赏,但羡慕之心有之,谋夺之心多半没有,且谋来一首好诗,并不能给宋之问加官进爵,他自己写了那么多的好诗,也并没有平步青云,位居要职。所以无论如何,宋之问都没有谋诗害命的理由,奇怪的是后世许多的记载都相信了“谋害说”,像《大唐新语》《太平广记》《全唐诗话》《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唐人说荟》《全唐诗》等都作如是说。

还有人揣测刘希夷之死系张若虚所害,并设计嫁祸宋之问。传云张若虚艳羡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赢得武皇芳心,苦于容貌不伟丽,希望通过超凡才华脱颖而出,于是酝酿创作《春江花月夜》,但因才情不足一直写不出理想诗篇。时刘希夷《代悲白头翁》面世,张若虚惊叹于其诗之绝妙,害怕才华横溢的刘希夷拔得头筹,于是精心设计陷阱害死刘希夷,还让宋之问背上黑锅。这种说法更属无稽之谈。张若虚诗才满腹,文辞俊秀,很早就名扬上京,且是个傲然高迈恃才放旷之人,在官场上一直不得志,如果才华能解决问题,他早就凭着一己之力进入中枢,何须夺得好诗献媚武皇,以求宦途顺达。谋杀总要有个动机或目标,总不能因为妒忌别人的才华就要加以残杀吧。况且整个唐朝,文人间的关系算是最为融洽的,互相欣赏彼此援引是一种常态,决计不至于妒忌到置对方于死地。无论是张若虚,还是宋之问,实际上都没有杀害刘希夷的理由。《旧唐书》说出了他被奸人所害的原因,那就是“志行不修”。

刘希夷的生平史料记载极少,《唐才子传》说他在上元二年考中进士,时年二十五岁,射策有文名,且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饮酒至数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检。可见他是个容貌出众,性格不拘,好酒善谈,多才多艺之人,这种辨识度高感染力强的人确实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和憎恨,被人暗算谋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他的仕宦生涯如何,不得而知,不得志是肯定的,否则不可能在史料和诗文中没有任何记录。有人认为刘希夷未及而立之年即被奸人所害。但观其《故园置酒》诗“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似乎已活过了中年。

早年时,刘希夷显然也是抱有远大志向的。在《从军行中》他写道:“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显见雄心万丈。但或许是他太过孤直,所以不愿委身仕宦,他曾在《孤松篇》中以松自喻“青青好颜色,落落任孤直。群树遥相望,众草不敢逼”,抱着如此心态,所以他多半会觉得羞与哙伍。在《夏弹琴》一诗他表示:“予欲娱世人,明月难暗投。”不知是什么现实,让他毅然选择去隐居山林。从《夜集张湮所居》一诗中可以看出他隐逸后的生活很是恬淡自足: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

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

虚室寒灯静,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这首诗的作者亦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刘希夷所写,有人认为是皇甫冉之作。如果是刘希夷的作品,那么刘希夷不仅人到中年,而且成家生子,隐居江南,读书课徒,生活得有滋有味。

刘希夷的诗内容上以从军闺情为主,意旨悲苦,辞藻清丽,然多依古调,体势与时不合,早期不为人所重。《大唐新语》卷八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最能代表刘希夷水平者,当属《代悲白头翁》一诗: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又名《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以往多写男女之间的爱衰恋移情感决裂。像卓文君的《白头吟》,鲍照的《代白头吟》。但刘希夷这首诗则完全打破了过去的内容模式,极大地拓宽了题材范围和表达边界,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全诗从洛阳女儿的深思长叹入手,写一个昔日的红颜少年,经历奢侈繁华,轻歌曼舞,最终鹤发乱丝,病卧床榻,只落得孤身一人,场景凄凉。诗中感叹花开花落,沧海桑田,痛惜青春易逝,富贵无常。全诗构思巧妙,抒情宛转,音律优美,语言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特别是其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道出了岁月的短暂与天地的永恒之间存在的不绝忧思和无尽伤感,这或许就是人生的固有悲情,不思不觉,一思肠断。确实,这么深沉美好触及灵魂的好诗,也难怪会引起谋诗害命的悬案,让历代士子争执不休。后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有“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皆取刘希夷诗中之意,发出人生与自然,人生与历史,人生与岁月的终极之问。曹雪芹《红楼梦》中甄士隐对跛足道人《好了歌》的解注之词“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以及黛玉的《葬花词》“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皆是化用了诗中之意,可见此诗魅力之大,影响之远。

《唐才子传》说刘希夷“特善闺帷之作,词情哀怨”,诚然,这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公子行》《捣衣篇》《春女行》《洛川怀古》《晚春》《览镜》,几乎篇篇之中,都有悲情苦意。且看《公子行》: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

绿波荡漾玉为砂,青云离披锦作霞。

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

此日遨游邀美女,此时歌舞入娼家。

娼家美女郁金香,飞来飞去公子傍。

的的珠帘白日映,娥娥玉颜红粉妆。

花际徘徊双蛱蝶,池边顾步两鸳鸯。

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与君相向转相亲,与君双栖共一身。

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

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这是一首富有美好想象的恋歌,一个是公子,一个是歌妓,两人的爱情故事本身就带有潜在的悲情,但在自然的春意中,遭遇人间的艳遇,也是值得暇思的瞬间。而“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的美丽誓言,给本无结局的遇见带来了一抹亮丽的颜色,也让人读后心中生起一丝温暖。

不唯写闺情,即便是赠别诗,刘希夷也写得一往情深,满是伤感。如他的《送友人之新丰》:

日暮秋风起,关山断别情。

泪随黄叶下,愁向绿樽生。

野路归骖转,河洲宿鸟惊。

宾游宽旅宴,王事促严程。

完全没有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更没有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当然,刘希夷的诗中也有少数抒发轻松愉悦恬然自得心情的诗篇,像《春日行歌》: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写得野趣盎然,兴致勃勃。

刘希夷还写过不少从军诗,这些诗中没有悲苦成分,更多的是豪气和壮烈。最具代表性的是《将军行》: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

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

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

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

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

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

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

诗中塑造了一个威武雄壮、勇敢善战的将军形象,他不畏牺牲,忠君爱国,经历了残酷的兵火洗礼,最后歼敌立功,凯旋而归。诗风豪迈悲壮,语言自然流畅,有盛唐气象。

他的另一首《入塞》也写得隐隐有金戈之声,豁然有恢弘气度:

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

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

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

课绩朝明主,临轩拜武威。

刘希夷的生平事迹早已淹没于历史烟尘,留下的命案悬念却一直牵动历代士子之心,而这种深切的关注,皆源于他那首著名的《代悲白头翁》,诗歌的力量有时真可以突破时空,击穿代代人生而无穷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