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说来惭愧,从前,我是个顶不喜欢读书的人。别说朋友了,我们之间的相处根本是水火不容。
具象的表述程度大低就是从小学到大学阶段,除课本之外,我看过的唯一一本完整的书就是漫画版的《三国演义》,不过时移世事,现今具体内容也忘了个大概,只知“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等一些家喻户晓、张口皆来的典故。
挺挫败的,我也严重怀疑我是怎么考上大学的,不过也要感谢中国的应试教育,没有读过多少文学典故,但至少背过诸多文言诗词,再加上对语文有着超前的语感,所以从小到大几乎没上过心的语文一直以傲人的成绩登陆我的成绩单榜首。
其实,回首这些年来,不是没有过和书籍接触的机会。
大伯家与我家只一院之隔,他们家藏书丰富,初中的时候去他家溜达,就经常看到书桌上、床上、椅子上到处是随手放置的书籍,有《茶花女》、《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简爱》等诸多名著。
天生好动、静不下心来的我每次看着大我两岁的堂姐抱着这些书屏气凝神的阅读时,心里不禁反感、不甘又好奇。
反感于姐姐小小年纪不出去和小伙伴玩闹,不甘于自己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阅读,好奇于书籍的诱惑力,于是后来自己也曾偷偷拿着《平凡的世界》尝试阅读,可是体验结果很糟糕。
心底浮躁,头晕脑胀,所有的文字在我眼里都是枯燥乏味的隐现,没有任何美感与意义。
自那以后,我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喜欢美术,讨厌阅读一切书籍,当然除了必要的语文课业。
那个时候天马行空,对国内外浩瀚的文学著作敬佩但不迷恋,一心想要走南闯北,心比天高,直至高中毕业走出去后才渐渐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内心的浅薄与软弱。
归根结底,是从没想象过我是个靠写东西吃饭的人吧,一直觉得自己会是未来新锐服装设计师,每天穿梭于大大小小的时装展,在个人工作室里手忙脚乱、头昏脑涨的画着一张张或杂乱或成型的设计,胸有成竹,落落大方。
可现实中的我却活得浮皮潦草,至今一无所有。
要说我与写作的渊源一开始也是专业所限,在报考戏文这个专业前我都没弄清楚它是干嘛的,只消是谈谈故事、写写影评而已,谁知它背后牵涉到这么多,整个大学专业内容的容量是我不曾想象的,导演、表演、戏曲、动漫……整个大学专业内容的容量是我不曾想象的。
我深知想学好专业课,就必须涉猎广泛,多读剧本,多看杂书来获取素材。这很难,我无法逼着自己去做一个定性规划,因为我也不清楚下一刻又会出什么幺蛾子。
即使知道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但就是不愿意看一本书来充实自己。凭借着自己那点潜能,壮着胆子和身边众多学霸扎堆上课。
自然,结果也是悲壮的,大一第二次主专业课,就被老师点名上台,评论我的记叙散文矫情、没有主线、人物关系错乱等一大段杂沓堆叠的说法。
可是,天生乐观的我又怎会为老师区区几句当众点评而自责、亦或难过的一蹶不振,从此以后,我依旧在和书籍打擦边球,每天抱着韩剧保暖思己欲。
后来的后来,主专业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直到杨老师的出现,才又将我学习的动力拉回来。
杨老师是个极其负责任的人,为了让我们写好期末的戏曲,会花费大半个学期的周末让我们亲临其境,泡在梨园跑龙套,会组织我们分角色朗诵剧本,会每周一雷打不动的用一下午时间给我们播放经典剧目。
记得很清楚,那一阶段每天看的最多的是剧本,《贵妇还乡》、《曹操与杨修》、《玩偶之家》、曹禺三部曲、莎士比四大悲剧等不胜枚举。
而我也在那个时候潜移默化的,神不知鬼不觉的对写作、戏剧等产生了兴趣,当然还有之前存于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老古董戏曲形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化。
当然这些行为只是让我与书籍的恩怨有了初步的缓和,而我与书籍真正和解缘由,那大概要从大三寒假说起。
数九寒冬,被窝是滋生懒惰的温巢。
整天吃完饭后就坐在被窝里玩手机是我的常态,恰巧不知是谁扔了一本《平凡的世界》,而我又恰巧无聊便随手翻开来看,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书中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厚实、暖心又酸楚。
当时也许是真的无聊吧,不然那么厚的一部书我不可能有心情去打开它,并一字不落的读完,现在看来,也庆幸自己的耐心。
因为,这本书开启了我人生的新旅程,自此,我对书籍生成一种特殊的情感,亲切,温暖,像一位曾未谋面,又彼此相熟的故人。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一个人不看电影的话,他活一辈子就只是一辈子而已。要是一个人看电影,他每看一部好电影就像多活了一辈子。
这段话印证在书籍上也恰如其分,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读书这一过程中,是无法体会那种重新审视世界的感觉。
在读完《平凡的世界》之后,彻底刷新了我对书籍的认知,接下来我疯狂地开始无选择性的阅读,极度想要增加自己的厚重度,《简爱》、《乔家大院》、《瓦尔登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三观卖血记》、《挪威的森林》、《岛上书店》、《皮囊》、《白夜行》、三毛系列,莫言系列等风格不一的书籍掠夺我的闲暇时间。
渐渐地,我越发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狭隘认知是多么肤浅,从前,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孔之见来洞察社会生活,喜欢无病呻吟、喜欢伤春悲秋。
现在刚毕业,要说博览群书,我还差之千里,可在所读书目里,还是是想分享一二。
记得对书籍产生浓厚兴趣后,深更半夜读着《穆斯林的葬礼》,痛哭流涕的时光,为人物起承转合的命运、为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为最后韩新月的逝世悲伤不已。
最爱《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是我大四上学期开题期间忙里偷闲看完的,一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在作者细腻的文笔勾画下,人物形象生动活现,绅士自带一种禁欲气质,由内而外的涵养仿佛能从书本中散发出来,沁人心脾,女士更是有着独立思想,不顺从、爱自由。
最记忆深刻之《解忧杂货店》。第一次读东野圭吾的作品,有一种魔力,会让你一边思考,一边想要毫无保留的一口气读完。他能带给你无穷的力量,无论你深处低谷沟壑抑或是山峦叠嶂。
最近在看的是《摆渡人》。不得不说,它再次刷新了我的世界观,“荒原”这个概念第一次进入我的认知里。原来,每个人都要穿过他们自己的荒原,在这个地方发现你已经死去的真相,然后无可奈何的接收。
对于故事内容的惊心动魄,起承转合,这里不在多做赘述,我只想单纯的谈谈迪伦这个勇敢的女孩,在面对生存、死亡和爱时,她的果敢,坚决让人讶异,这个世界上没有命运的安排这一说,更没有各司其职,就算有,她也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推翻它,反抗它。不试试,你怎么会知道结果是悲伤亦或是柳暗花明呢。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在与书籍逐渐和解的过程中,我对从前的自己一无所知还傲慢不羁的态度感到羞愧。
现在的我依旧和优雅不沾边,和博学洽闻相去甚远,可那又怎样,这并不妨碍我想更多的去认识书,了解书,喜欢书。